001 木桶理论与优势理论
木桶理论是说一个木桶能盛水的多少,决定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比如高考,看的是总成绩,一科考不好,总分就高不了,也就上不了好大学。但是,究其一生来说,其实我们赖以生存的还是我们的优势和强项。比如,钱钟书高考数学15分,一样成为文学大家。其实,人无完人,扬长避短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做的事情。因此,我们培养孩子也应该用优势理论,而不是总是要求孩子变得完美无缺。我和爱人在大宝出生以后,就讨论过该用木桶理论还是优势理论,虽然我们决定用后者,但是用得不好。今天开始重新学习,要重新认识我们的孩子。
002 什么是优势?
刘佳老师讲,优势是孩子既擅长又享受的事情,通常孩子在这件事上会有稳定的好的表现,而且这件事情可以让孩子有持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优势可以是一个特长,比如钢琴、足球、画画、写作……;优势也可以是一种特点,比如智力上的逻辑性强,社交方面的善于沟通,技术上的有条理……,优势也可以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比如善良,勇敢,公正,有同理心……,只要是孩子擅长,又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强大的,都可以算作优势。
003 转换优势的视角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被隐藏的优势,而作为父母,我相信我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我将用优势的视角看待和引导他与众不同的模式、习惯或是倾向,创造机会把优势展现出来,从而为孩子赋能。我将利用老师给出的《儿童才干词汇表》一一对照我的的孩子们,努力发现他们的优势所在。
观察细节:自然而然、反复出现,可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感受或行为模式。
004 学会SIGN模型
优势运动的著名倡导者之一,马库斯·白金汉曾经提出了一个SIGN模型:
S--Success,成功:即这件事情孩子很擅长,孩子做这件事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强大,自我效能感很高。
I--Instinct,事前渴望:在做这件事之前孩子内心很渴望尝试。
G--Grow,过程很投入,孩子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很投入,能获得成长和心流体验(一会儿我再来告诉你什么是心流体验)
N--Needs,事后很满足,做完这件事情后,孩子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005 学以致用
笑笑(10岁):
SIGN:喜欢读课外书、做数学题、做科学小实验、听歌唱歌、帮助别人、照顾弟弟、踢球、钓鱼、找同学玩儿;听歌唱歌渴望并投入,渴望尝试钓鱼和照顾弟弟,渴望找同学玩儿;读书、教别人做数学题、帮助别人、照顾弟弟等事情都能获得成长和心流体验;事后满足的事只有看到成果的事,愿意分享读书体会、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看到弟弟很快乐。
添添(2岁):
SIGN:喜欢看动画片(尤其是黑猫警长)、喜欢听儿歌并跟着唱、喜欢户外活动、喜欢跟小朋友玩儿、喜欢看书讲书(即使看不懂、讲不好也比划)、喜欢问问题(如这是什么?为什么呢?)、喜欢模仿哥哥,应该也可以获得成长和心流体验,至于事后成就感和满足感,孩子大概还不懂吧。
感觉用这个模型不仅仅需要观察,还需要跟孩子聊一聊。刘佳老师说,要从优势事件出发,追问孩子是如何做到的,并记录一段时间,这是我打算开始践行的,至少学习的这一周可以尝试一下。
行动计划:
晚上睡前和孩子复盘,与孩子分享自己一天的成就事件,并问问孩子的,看看孩子背后的思考和逻辑是什么样的。同时跟孩子分享天赋优势课的内容,让孩子自己也留心一下,早一天找到自己的优势并想清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真的可以成就孩子的一生。蔡志忠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他4岁就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做什么。林清玄也是,从三年级开始写作,写了一辈子。真羡慕他们的父母,所以我也要努力学习,早点帮孩子找到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