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那么一个人,埋在时光与记忆的深处,不敢触碰,不敢遗忘,是永远刻在你身上甜蜜的伤口。
初一,他第一次见到她。
那时候,老师草草地按着个子高矮,大致先安排了女生的座位。雀跃的女孩子们顾不上什么羞涩,齐刷刷地望着门口站成一排的男生,心里面暗暗期待憧憬着自己的男同桌。只有她,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微微低着头,嘴里轻咬着中性笔的笔尾,厚厚的刘海遮住了脸颊,看起来有些模糊不清,时不时地在作业本上写写画画些什么。他站在门外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默默地想,这女孩子,挺有意思。
到他的顺序的时候,他看着她旁边没有人,就没有多想,就径直走向了她的对面,他一向不喜麻烦,这个女生应该是利落简单的。他坐下来,安顿好自己,她却还是没有注意到她的新同桌。
他虽然素来冷淡,可还是有几分礼貌的,他想打破这尴尬的场面,于是主动开口道,“你好!我是……”,可是她却好像并没有反应,就在他准备放弃之际,听到她口里喊道,“没错,如果我假设一个斜率的函数,再加上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就可以解决啦!”她欢呼雀跃起来,在习题集上写写画画差不多半页纸,终于心满意足地划上了句点。他感到有些羞愤,不自觉地开口啐了一句,“操!”她好像意识到了什么,慢慢回过了神来,直直地望着她的新同桌,不缓不慢地开口,“不好意思啊,你好!”她的声音清脆中夹杂着几丝空灵的韵味,眼睛里因为做出数学题而散出的光有些耀眼,竟然让他生出几丝向往。
他和她是什么时候开始熟稔起来的呢,时间已经过去好久了,任凭他的记忆再好,能够记清中国所有省份的经纬度,还是会有些模糊。
是不是那次数学考试,她忘带铅笔了,即使中间隔起厚厚的好几十本书,他还是把自己的铅笔扔过去,随意说了一句,“你用吧,我不用”她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是不是,他试探着,对她说,“嗨,同桌,帮我看着老师点,我要睡会儿觉”,她就真的很听话,认真地帮他打掩护、放风。
她学习成绩很好,但是生活常识和情商低得可怕,可怕到他习惯性地给她准备一切她可能会需要的东西,中性笔,橡皮,纸本……
他心疼她瘦,每天总是想方设法地递给她吃的喝的。“我不喜欢喝纯牛奶”,她向他抗议, “不喜欢就洗脚吧,可以美白”……
那时候,他也不能免俗,也挺非主流的。学校里的流行着这样一个传统,男生把喜欢的女孩子名字刻在手臂上,他也学着,笨拙得把她的名字刻在他的手臂上,虽然字有些崎岖不平,虽然来来回回刻了好几遍,但是却不舍得给她看,怕她害怕。
初一毕业那一天,心血来潮,他突然就想给她看看,要不然以后就可能没机会了呢。他缓缓揭开袖子,只露出一角模糊的“日”,勉强可能辨认得出,她却立刻转过身去,“哎呀,我知道是谁,别给我看了,我……我看着疤痕很害怕”他心里半喜半忧,又惊又怕,想着她应该知道了吧,于是小心翼翼、满怀期待地问道,“谁啊?”,“不就是隔壁班的那位 “晶”字的姑娘嘛,哈哈哈,我早知道了,别打扰我了,我要学习了”,他看着她一脸不耐烦的样子,本来还想解释一下,却气得发抖,他也猛地转过身去,不在理她。
初二和初三,他们不在一个班级里,他们很少碰面,但是她的消息,就像是他最喜爱的足球明星C罗的比赛,时时刻刻牵引着他的心。她依旧是老师们的宠儿,时常挂在嘴边,略带欣慰谈起,也是学校的宠儿,国旗下讲话,总是想起络绎不绝的阵阵掌声。他时常觉得,自己是她生命里一个小小的过客,四月的雨一下,就被会不留情面地冲刷掉吧。
初三毕业,成绩不够,父母让他自己选择去向。他拿着去北京的信函和火车票,还是扭头去了她所在的重点高中。她在重点实验班,他在普通课程班。即使重点高中面积很大,足足800平方米,即使重点班和普通班餐厅隔着很远,连楼层都不一样,他还是会和她偶尔碰到。高中三年,他浑浑噩噩,上映着自己的独角戏,导演、编剧、演员都是自己。
高中毕业后,他去了父亲的公司工作,父亲对他有些严苛,在他还没有能力买车的时候,他常常喜欢坐她大学回家路上会乘坐的那辆公交车,希望能够遇到她。
当然,他也真的遇到了她,他本以为再看到她会很激动,或者痛苦,但是,当看到她坐在座椅上,喝起她喜欢的酸奶,还是会偷偷地舔瓶盖,突然就释然了。这么多年,他宠的姑娘还是像小时候那样,天真中带着一丝喜人的狡黠,意气风发地活在他最珍贵的少年时光,这样就够了。
她哼着歌,拉着行李下车,撑起伞,在淅淅沥沥的小雨里渐行渐远,坐在车里的他,没有一点点的沾湿,却模糊了双眼,“四月的雨真的好大啊……”
他闲来无事,时常在想,她不过如此,不过如此,比她好看的姑娘,他见过很多,比她聪明的姑娘,他也见过不少,更何况,她总是让人觉得缺乏生活常识,像个小孩子。但是在他心底,有个声音提醒他,他最珍视的人,是她。
在别人眼中她不过如此,在他心里却是至美。如果时光可以重来,他是多想告诉她,那个只露出一角的字,那个“日”字,不是“晶”字的“日”,是她“景”字的“日”啊,可是已经没有机会了呢。
PS:谨以此文献给我最珍贵的年少时光,真的再也找不到给我纯牛奶洗脚的男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