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可置疑的。当父母第一次听到孩子的哭叫声时,都是充满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恨不得将自己的生命给孩子。来表达对孩子的疼爱。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俩孩子有没有发生一些改变。以前他们是多么的可爱。而如今却人人嫌弃,
有一次。亲戚来我家串门时,她们的孩子直接进门后。直奔冰箱。去找有没有好吃的。然后便会吵闹的叫你给他。刚看到喜欢的玩具时,便会叫你给他。不给他,他便会哭起来。然而,你的父母会说。和一个孩子计较什么快给他。这似乎是很多大孩子都会经历的事情。看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被夺走。喜欢的吃的被吃完。自己却拿他毫无办法。
就像我大伯家姐的一个孩子。每次他来我家时,我都得躲着他。因为当他来你家时,便会叫你把手机给他玩儿,如果你不给他,他便会吵闹起来。我知道一哭闹你肯定便会妥协。第一次他从我这里拿到了手机。一直玩着游戏,仿佛眼里只有游戏。我不禁为他感到担心起来。因为她才六岁呀。一个六岁的孩子不是应该天真无邪的在外面的天地中嘻戏玩闹,体会童年的美好吗?一个六岁的孩子不是应该纯真可爱,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他在我的印象里只有霸道任性,
这时你也许会说,孩子大了就好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从古至今都有很多溺爱孩子最后毁灭孩子的了故事。你们一定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小时候偷针,后来长大后偷金。最后有一天偷盗被发现。他慌不择路地把刀杀了人。临刑前,他要求再喝一口母亲的奶。母亲解开衣领喂他,他一口咬掉母亲的奶头,仰天大哭。都是母亲的溺爱也害了他。
而在如今,新闻上也有着无数的例子。我们大多数人曾看过一个这样的视频。在一个公交车上。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踢一个男青年的腿,终于那个青年忍无可忍,将孩子来了个过肩摔。当第一次看到这个视频。为这个青年感到可惜,因为自己的一时气愤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后果,拘留所的惩罚和赔偿。随着一个冲动而来。也为这个孩子感到可悲。因为每一个熊孩子后面必定有一个溺爱他的家长。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不管你的孩子进入社会,总有人为你管。
如今,校园霸凌。随处可见。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我小时候三年级时比较内向。就有几个孩子一直欺负我,踢凳子向我吐口水。辱骂我。伴随着我每一天。慢慢我得了抑郁症。每一天都想着自杀。后来,父亲的关爱慢慢让我走了出来。但是这却是我一生的阴影。那些喜欢欺负别人的人大多变成了街上的混混。抽烟,打架,砍人,抢钱,在我读初中时,我亲眼看着一个才读初一学弟在开学的第一天就捅了老师, 没过一会儿,警察就来啦。将他带走。后来听说这个孩子的父母要陪那个老师十几万。看到这些人间悲剧又为他们感到可怜又可恨。这正对应的那句话,有因必有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溺爱毁了这个孩子,也害了自己,
而那些从小就被严格教育的孩子。又变成什么样呢?爸爸的一个朋友。他教育孩子的方式令我十分佩服。现在他的一个儿子考上了中国医科大学。他在女儿考上了北京大学。这正由于从小的教育。小学四年级时,跟着父母,我们就住到到这个叔叔家。对他们孩子的第一印象。就是有礼貌,勤奋好学。他们的父母培养了他们爱看书的好习惯。当别的孩子玩着游戏时,他们便畅游在书的海洋里。每天清晨,他们就起来。附近的一个公园锻炼身体。刚运动完便开始背起英语单词。以后开始吃早饭。吃完饭便自觉的写起作业。中午他们便会去图书馆看书。下午就去学习奥数,写作文。晚上吃完饭便去学习。这就是暑假的其中一天。让我感到既佩服又吃惊。每一个人都可以像这样做到一天两天。那是长久的坚持,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两个不同例子对应两种结果。对待孩子,我们要引导鼓励,而不是溺爱。今生父母子女。这代表着一场缘分。我们不能陪孩子走到最后。我们只能目送他们渐行渐远的走向远方。当孩子成长为参天大树之前,我们要给他良好的家教,教给他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在做人中懂得规则。在规则中懂得敬畏。在敬畏中不负生命。将爱藏在心中。交给他独立的处世。友爱的对待他人。勇敢的承担责任。学习做父母的知识,让孩子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