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说:“言必虑其所终,行必嵇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其大意为:说话前要三思,考虑后果和弊端,这样一来,大家便会说话谨慎,行动小心了。
诚然,讲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和破碎的镜面,无法收回,也无法重圆,所以我们应三思而言,谨言慎行方为上上之策。
01、
话语常常是误会的根源
孔子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不加修饰的语言,是无法传达很远的。
唇舌作为我们表达思想的工具,是大脑与外界连接的桥梁之一,所解释的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时候,可能我们的本意可能是好的,但是由于表达的含混不清,言不达意,给了误会可乘之机。
历史上有这样一则趣闻:
传闻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其两位幼时同伴分别来京面圣。
第一位放牛伙伴进殿便行大礼,高呼万岁,讲出和皇帝的儿时趣事:“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蔡将军。”
朱元璋听完大喜,即刻论功行赏。
第二位闻言也赶忙来讨个封赏,但他见到皇帝,毫无规矩,指手画脚地在金殿上说道:
“万岁,你还记得吗?咱们以前在芦苇荡里戏耍,抢地上的豆子吃,没成想你却被红草根卡住了喉咙。还是我出的主意,让你吞下去一把青菜,才把那红草根带进肚子里。”
皇帝一听龙颜大怒,叫来左右便将其斩首。
二者措辞可见一斑,言语上一丁点细小的漏洞和瑕疵都会造成这句话的歪曲和重塑,更别提像第二位这样未经思考便脱口而出的言语,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说话就像雕刻未经琢磨的璞玉,玉不琢,不成器。
在说话前,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判断。让出口的话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不虚此言且不招致灾祸。
02、
点到即止,能避免不少矛盾
梁元帝曾道:“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
一个人言行举止的涵养,并不在于不断展现自己的观点而忽略别人的感受。因为沟通的本意在于从自身出发,落脚于他人的共鸣。而说教的发言滔滔不绝关不住闸,便是自以为是的表现。
习惯于从自身立场出发,靠着剥削他人的意志顺从自己的思想,那么矛盾便从此而生。
诚如斯言,若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奉为圭臬,只会在发言者与倾听者之间筑起一座高墙。
《荀子》中道:“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如同两只刺猬抱团取暖,要取一个适当的社交距离,保证能进行有效沟通,又不会被言语之刺扎伤。
这种分寸感不论是在与同事、同学、朋友,亦或是家人的交流中,都应时时保持,因为话语是带有温度的,一旦让自己脱口而出的话语脱缰,不懂点到即止,就很可能会使他人的心灵受伤。
03、
说话的艺术,妙在说与不说之间
古语有言: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倾听者是收到一束玫瑰还是刺人的蒺藜,都取决于我们的表达方式。
记得作家贾平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有一老友,口舌不利索,说话很慢。一次路上遇到了问路的人,不巧的是这个人也有口吃,只见朋友一言不发看着他,并不作答。
贾平凹不解,过后问老友为什么不说话指路,朋友答道:“他也口吃,如果我回答了,说不定他会以为我再刻意模仿、戏弄他。”
可见处世之道,妙就妙在这说与不说之间。
何时说,何时不说,说多说少,说什么,这个中的度都要仔细把握。
譬如指点他人的事情适当说,不明白的事情别乱说,做不到的事情不轻易说,正确的话诚善说,伤害他人的话不要说,过去的事情简要说,未发生的事情悠着点说。
三思而言,语气委婉,懂得在适当的时机发言,三者兼顾,在嘴上携把尺子,脱口之前先思量,脚下的路才能阔达通畅。
从而实现个体的圆融、彼此的和解,这样,善缘便会接踵而至。
说话时语气放缓,声音降低,措辞诚恳,好运还会远吗?
丽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