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有个“宁国府”,这个宁国府是《红楼梦》中宁国公的府邸。历史上也有个“宁国府”,这个“宁国府”是安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于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由宣城郡改名“宁国府”,在元代,被元世祖忽必烈改为“宁国路”了。后来,又被朱元璋改为“宁国府”,明清时一直沿用此名。至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改县。“宁国”之名还在沿用,有县级宁国市,由宣城市代管。
本来,一个是小说里的府邸,一个是历史上的地名,二者虽同名“宁国府”,但各行其道,互不交集。当历史跨入21世纪,伴随着“《红楼梦》热,宁国人开始拿《红楼梦》里的“宁国府”来说事了。2003年,宁国市着手打造“宁国府”旅游项目。2007年,北京、浙江的投资商已经接洽,媒体透露“年底前有望动工”。消息一经披露,舆论哗然,称之为“荒唐”“有炒作嫌疑”。
当时,笔者也参与了讨论。我是对“宁国府”项目持支持态度的,写了题为《宁国府走出红楼又何妨》的文章,发于《北京晨报》等媒体。
我的观点是,对文化典籍实施挖掘与开发,无论出于怎样的政绩冲动或商业目的,其客观上对于弘扬古文化应该是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城市开发需要借助某种名分来提升价值,对于古典文化来说,它也需要借助一定的“创意”来实现自身价值,或从隐身走向大众。因此,就算宁国市是炒作自己,但如果能把宁国府从《红楼梦》的虚幻世界中引到现实里来,让世人亲历其景其境,那也不失为一种创意。如果能够在尊重原著、遵循建筑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展示宁国府当时的兴盛景象,除了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之外,还能让人有一种在文字中感受不到的艺术境界,那又何尝不是一次有意义的艺术再创作呢?
自此以后,笔者就关注《红楼梦》中的“宁国府”是否已经落地宁国市!不知道是否舆论的影响,此后似乎销声匿迹了。一直到2019年,才有消息称:红楼梦文化园在宁国开工建设。据宁国市文旅局相关人士介绍,该项目以《红楼梦》原著为蓝图,通过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宗教艺术、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神话故事、人物展现,具体打造宁国府、荣国府、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宁荣街、根雕佛院、太虚幻境、宾馆民宿等项目。该项目已列入国家文旅部重点文化产业目录,计划于2020 年建成投入运营。
显然,这是10多年前项目的升级版,已由原来的单纯的“宁国府”升级为全方位的“《红楼梦》”。这次倒是没有引起舆论哗然,媒体似乎也没有多少渲染式报道,显得十分低调。时移世易,不要说这个项目并非纯粹杜撰,即便是神话中的人物故事打造旅游项目也不少见了,比如《西游记》中的“水帘洞”“花果山”早已成了旅游景点!
事实上,这个项目并非没有根据。有研究发现,清乾隆年间进士周春所撰写的《阅〈红楼梦〉随笔》一文有这样的话:“案靖逆襄壮候勇长子恪定候云翼,幼子宁国府知府云翰,此宁国、荣国之名所由起也。”由此认为《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家族与宁国县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也有研究者指出,《红楼梦》中许多内容与宁国市相吻合,曹雪芹成长于金陵,离宁国不远,料定他曾多次游历过宁国的山山水水。
时间已经进入2021年。那么,红楼梦文化园是否如期运营了呢?《红楼梦》中的“宁国府”是否真正落地“宁国市”了呢?到目前为止不得而知,网上未见相关报道,甚至连相关进展情况的报道都找不到。
不禁有所感叹:10多年前,媒体铺天盖地的评点“宁国府”项目,热得反常,而今竟然无人问津,冷得有点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