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有很多,如《番茄工作法》,《奇特的一生》,《小强升职记》,《精力管理》等。
在时间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怎么进行碎片化时间的学习?但这样真的就够了吗?
一、残酷的现实:我们的时间被碎片化了。
小时候,家里有一台电视,是作为孩子的我最期盼的事情,如果家里的电视能收到好其他电视台,更是兴奋的不得了,还记得那时的天线叫“万事达”,而那会儿最幸福的事就是,去同学家一起去看动画片《圣斗士星矢》,感觉天马流星拳无所不能。那时看电视时间是受家里人严格控制的,一是因为家里要省电费,二是主要时间要学习。所以那时能影响注意力的只有电视,时间被碎片化很难。
而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甚至是小孩人手一机,而儿童手表每年几百万的销量也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无孔不入,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随时随地,也让人被打扰的时间随时随地。尤其微信的出现,让我们随时随地刷朋友圈,个人空间随时随地被打扰,于是,碎片化时间如何学习,如何阅读,如何完成大量的工作,如何赚钱被人们所崇尚。
二、另一个事实:我们只听到了大牛说碎片化时间学习,但假装没没听大牛说持续时间思考和练习。
- 因为时间被碎片化了,于是人们开始研究怎么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但碎片化时间学习是针对于每天忙的,被各种事情打扰的人来说,提升时间的利用价值。
而不是让学习碎片化。 - 另外,学习碎片化的前提是:你有碎片化学习的能力,你有时间管理的能力,你有把一个事情拆分为几个阶段任务的能力,问问自己有没有,再碎片化学习,而不是用碎片化学习来标榜自己,麻痹自己。
举例:你对于碎片的时间3分钟,5分钟,8分钟,10分钟......每个碎片的时间规划过做什么事情的行动动作吗?比如,3分钟时间对应的行动---写《欢乐颂》读后感框架的三个分支。大脑喜欢做简单的事,而不是到了3分钟时,你才开始想这3分钟做什么,那结果只能是,在3分钟中继续瞎想,时间被碎成了一地,而没有回响。
而大牛们用1个小时时间进行深度阅读、深度思考、深度创作的故事就被我们简单地忽略了,因为比起1小时,碎片化学习更适合自己,而事实上我们只是在碎片化的时间找个事做而已,这个事是什么或许并不重要。
三、学习需要能量,而碎片化学习需要更多的能量。
每个人每天的能量是有高有底的,比如,番茄工作法中,一天番茄钟的次数建议不要超过8个,因为番茄钟消耗能量巨大,而这个是违背身体自身的能量供给的,而是通过心理上的时间压力和情绪、精神调动来完成番茄的。
而碎片化时间的行为转化,如果没有提前规划好用途,消耗的能量更大,想想你开车换挡车身的抖动就能明白了。
四、对于人们来说不是碎片化时间学习,而是高效能时间用来做重要的事,碎片化时间用来调节心理能量。
增加心理能量的方法:
- 1.缓慢地深呼吸一会儿,呼吸能够帮助你直接改变心理状态,而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生理状态变化的体验。
- 2.尽情地大笑一场。研究表明,在我们心理疲惫时,积极地情绪可以为我们充电。
- 3.短暂地打个盹儿。
澳大利亚弗林德哦斯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10分钟的短暂睡眠可以帮助缓解疲劳,还能提高警觉度,以及许多不同的认知功能,这个效果可以持续两个半小时左右。虽然20分钟或30分钟的睡眠也能帮你充电,但某种程度上并没有10分钟的短暂睡眠效果好,因为在20或30分钟的睡眠之后,人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清醒过来,然后从中获益,而充电的效果也不会超过两个半小时。
五、控制好你的心理能量,让你在需要的时候,达到最佳的状态。
- 时间管理到底管的是什么?管的是时间?管的是精力?管的是在时间和精力间的关系?
时间每个人都是固定的,精力每个人每天起伏不定,找到自己的精力周期,然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提升你的心理能量,当需要能量的时候,心理和身体做好准备,你才能获得最佳的状态,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