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微博上围观过一场同学会始末,所有人从热火朝天地组织,到最后平平淡淡地收尾。听起来还行,不过所有人开始组织的时候都以为会欢天喜地的结束吧?在整个过程中,只有一个人,别人说什么他都只是看着,不删除,不拉黑,不恢复,直到最后也不出现。让我对这个人表示由衷的敬意。很多人也不喜欢同学会,他们会说:“同学们都变了,没什么好去的。”其实,变化是情理之中的事,只不过,我不想亲眼看见同学们的变化。
我的行文能力不足以写出一篇论文,我要是装作我有大专学历,恐怕大专的风评会被害。我的真实学历是:16岁在书店打工。那个时候我的初中同学们都在过着平静的高中生活,当他们买练习册的时候,我就会“偶遇”他们。有一个人让我略感意外。她是初中时全班第一的那个女生,那一天我坐在书店门口,看见她和她的男朋友进来了。她的衣着变得时髦了,她的男朋友长得挺好看,是个同样时髦的男生。他们只是逛了一圈,什么都没买就出去了,她没有看见我。我暗自夸她眼光好,以后不吃亏。
我一直都记得她,但愿她有时也能想起我。我是初中时班里万年第二的那个人。其实我那时性格孤僻,我俩的关系不怎么亲近,但我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点。初中毕业时很多关系稍微亲近些的同学都劝我:“不要放弃上高中!”但如果时间倒流,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我就是命中注定无法接受更高等教育的人,只能通过后续的努力证明“这世界就是由无数个例组成的,每个人都是个例”。
单论穿衣打扮,我自我感觉变化不大。我还是坚持随头发自由生长,眼下我的头发已经长及膝盖,别人表示震惊时,我就回答:“我想体验头发到脚踝。”曾经研究过一段时间化妆,后来自我感觉不可能达到专业化妆师的水准,还偏偏养成了挑剔别人妆容的坏习惯,就觉得没意思了,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在化妆上抠细节的自己。一个无事发生的下午,我翻出QQ,发现有个女同学换了头像。新头像就是她自己,能看出是她,但明显打扮过。
她在初中时是个打扮得既不至于不得体,也并不致力于格外吸引眼球的女生,性格上也不刻意表现得很淑女。而这个头像,我一看就笑了:打扮得像优雅亲切风格的网红,气质上刻意收敛太多了,会不会平时走路也会约束一下步态?明显是当年穿校服穿伤了,忙不迭地往传说中的“女人味”靠拢,向所有人炫耀“我长开了!”——你看,我又开始挑剔别人妆容了。我不喜欢看到当年的同学变成这样,是因为我总觉得,她脸上那一层比真实肤色略白的粉底在约束她,使她的音容笑貌都被掩埋在化妆品之下。她笑,我看见的不是她笑,是嘴唇上的颜料动了;她哭,我看见的不是她哭,是从隔离到腮红甚至高光都在咒骂她——哪怕她自认为她追求“无妆感”。
其实初中时那个全班第一的女生,后来找了好看的男朋友,也是顺应天性的选择,她初中时就总是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似乎在酝酿着什么志在必得的事。而我并不愿意看到女生仅仅为了摆脱对丑陋校服的憎恶,就跟着网红学什么“女人味”。醒醒!网红一上镜,她至少三分是表演!为了摆脱过往的恐惧,就去扮演另一个人,这是给自己找麻烦。所以,如果当年的同学后来顺应了天性,我知道了也就知道了;而如果有人强行压抑自己的天性,我只会无端感到痛心。我何必亲眼看见同学们的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