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寻梅
三角梅在北方是盆花,在赣南却是树花。这棵树的火热与红色古都,与绿意盎然的古城赣州非常适宜。
刚入住的酒店,一出门,右手边就是一枝茂盛的三角梅。玫瑰色的三角花朵,结满树枝,红花绿叶,茂盛怡人,热情款待前来造访的每个客人。
三角梅火热,一如古城之名:红色古都,热情似火。
微雨中,你去触摸沧桑的城墙。行走中,不经意的抬头,墙体上惊鸿一现的红色植物,与你目光对接,又一闪退后。布满青草苔藓的墙面,万绿丛中一点玫红或国红,隆重渲染一面城墙。
古城有韵致,是因有城墙,城墙有魅力,不仅只是一块块保存至今的宋制砖块,还因为一株开满三角梅花的树。
一株树的美丽,又因花依托的文化符号承载,继而丰富。
在古城行走,脚步踏过,鞋面干净,空气湿润,行人从容。没有吵杂的声响,正好让你放慢脚步,用心观赏一座临街的建筑,客家围屋的方与圆,一个文化形象,在每一栋建筑基座的外观都有所呈现。
这些建筑的基座上,三角梅牢牢扎根。不时让你仰头上看的红色花朵,如同围屋的空中花园,整齐在城市的上空盘踞,赣南之冬,火热使人仰慕。
公园里,市井百姓的院落里,生机盎然,出现频率最多的也是三角梅。因了赣南的湿润温暖,盘根错节,又变成一枝枝盆景,悠然四处。
在赣南,每一处吸引人的所在,如贸然闯进的文庙四周,慈云塔的基座周围,还有绿化带中探头探脑的一点紫红,都有三角梅的存在。让人不由想起古都的红色星火,燃烧燎原在赣南之冬,驱赶寒意,极尽温暖。
一座城市的魅力,因一场不期而至的会议见证。相遇,邂逅一场美丽,最终变为与一枝花的情愫,让人眷恋难舍。
水韵榕情
在赣南之冬,如果有人相伴,顶着细雨,踩着一地湿润,相约一起看城墙。那么穿过城门,烟雨蒙蒙中,再看浮桥栈道,真是一件惬意的事。
北方来的女子生来爱水。北方的干旱、干燥让女人更喜欢水来滋润,另外一层含义,是因为水乡的柔软多情 ,更适宜才子佳人相聚和相守。这样的场面,不用解释,你我都能意会。
水是古城的血脉。一条章水,一条贡水,相抱合为赣水。城墙因水而生,城郭因水而兴,楼台因墙而筑。
八镜、郁孤楼台是才子的离愁。登临此台,江水在脚下悠悠东流,城墙逶迤,水波楼影岁月中相映走过衰荣。“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岂止赣南,只怕北方的游子,至此也会触景伤情。
雨是离愁最好的注解。只不过我们来不逢时,没有赶上最佳的时机。只是在细若游丝的一点烟雾中,体验一段浮桥下起起伏伏的欢喜悲凉人生。
江对岸是古城之郊,浮桥的支撑物,木船制作的地方就在岸的左方。一根圆木劈开,晾干,再镶嵌,组成的木船基座,在江水中更换了多少朝代,没有人知晓。浮桥旁寻常的村民,平常的生活,照旧在日复一日的打鱼捞虾、晾晒卖鱼中静静渡过。
榕树是水的骨肉。浸透了江水雨水的堤岸,踩踏过去,怎么也会遇见一两株参天蔽日的古榕,水岸骨肉相连,生生不息。
城楼旁也会乍然相逢一株古榕,看到此景,忘了已是中年的我们,欢呼惊喜装扮年轻。
来自江南不同地区的同行男子,也会唏嘘不已,瞬间变个诗人,似一个多愁的才子,脱口而出,倾诉相见相聚的适意。
我们都是爱水爱榕树的人啊!白天的体验难忘,灯火璀璨之时,对古城,对江水,对城墙和榕树的思念又开始纠缠不清。
喜爱是真,促使我们会议之后,再来一次暗夜流光倒影中的探望。
赣南之冬,夜晚是清凉的,但并不彻骨。城墙灯火也是隐约可视的清凉。没有喧嚣,没有庞杂,只有几个爱水爱楼的身影,行走在城墙的忽明忽暗之中。
榕树依然是盖着厚厚的浓荫,遮挡对岸可视的光影。
行进,低语,哼鸣,畅谈,没有人会理会,没有人会轻视,几个人夜间的兴致举动,光明性情。
拍照留影,一切都不是徒劳无功。赣南之冬,没有月光如水,只有水榕清凉。
清凉是赣南之冬的记忆,是古城留在心底不灭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