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寨位于重庆忠县境内长江北岸边,距忠县城45千米。临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传为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尊五彩石,称为石宝。石宝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谭宏起义,自称武陵王,据此为寨,石宝寨由此而来。
石宝寨是依着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修起来的建筑。明万历年间,忠州知州尹喻借助架于石壁上的铁索,组织在石宝寨峰顶修建了一座天子殿,距今已经四百多年。清康熙年间(1662年),聘请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铁索上山,于是便依山取势修建这座九层楼阁,楼内设轳旋木梯,供游人攀登而上。从此,香客及游人可免攀援铁索之苦,上楼直达山顶。石宝寨塔楼倚玉印山修建,依山耸势,飞檐展翼,造型奇异,由寨门、寨身、阁楼(寨顶石刹)组成,建筑9层,隐含九重天之意。1956年,修补建筑时增建顶上3层,整个建筑高56米,全系木质结构。美国探索频道称其为中国七大奇观之一、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
石宝寨是我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全楼没用一颗钉子,采用力学原理,通过穿斗式木梁将重力压在石壁上,既减轻木结构的受力,又增加了木楼的寿命。寨顶古刹天子殿,临岩筑墙,殿宇巍峨,蔚为奇观,还有文物陈列室、鸭子洞和流米洞等。寨内三组雕塑群像,分别是巴曼子刎首保城、张飞义释严颜、巾帼英雄秦良玉事迹等,讲述着石宝寨的历史,述说着石宝寨的故事。
石宝寨沿途各层亭内石壁上,有许多不同时代的碑刻和题咏。每一层石壁上都有历代流传下来的石刻、画像和题诗,每一层凭窗都能远眺气象万千的长江。楼亭三面四角,仿如垂直悬空的辉煌宫殿。每层飞檐高耸,从下而上逐层缩小。
初游石宝寨,那时还没修建三峡大坝,弃船登上码头的石台阶,抬头仰望,石宝寨高高耸入云天,有一种接天接地的巍峨,那种震撼,是一种直击人心的膜拜。再游石宝寨,三峡大坝已经蓄水,石宝寨保护工程围堰挡水墙、悬索桥、木塔楼维修加固已经全部完工,新石宝寨在巨型围堤的环绕下,新修的寨门为一砖石结构建筑,上题“小蓬莱”三字,寨门正反两面有五龙捧圣、哪吒闹海等浮雕,精巧细致,栩栩如生,石宝寨成了长江上一处大型江中山水盆景,仿佛是“小蓬莱”在长江再现,被誉为“江上明珠”。
山顶是平坦的石坝,上有天子殿,那是石宝寨的最高点。登上天子殿,凭栏远眺,滚滚长江,碧空帆影,无限景色,尽奔眼底。
这就是魅力四射的石宝寨,这就是看不够说不尽的石宝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