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瓦夫·米沃什在《但是还有书籍》这首诗中写道:
“即使书页被撕扯,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
书籍会比我们持久
我们纤弱的体温,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
世世代代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随风飘逝,但他们伟大的思想却通过书籍流传至今。
萧伯纳在谈到亚历山大图书馆时,说它是人类的记忆库。
书籍可以带我们的精神去旅行,让我们穿越时空与伟人们对话,并传承他们的智慧,来滋养下一代。
在《互联网没有记忆》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展示记忆的发展史,讨论了在互联网时代下关于信息的思考。
01.我们所知的记忆
早在4万多年前,人们就学会了在墙壁上作画、雕刻,企图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精神延续到未来。
一直到6000多年前,人类使用的泥板文字到莎草纸、印刷、摄影、录音,一直到现在的便携式设备,人类存储的知识逐渐丰富。
但对于数字时代来说,数据存储不是记忆,而是关于自然和社会世界的事实。事实只不过是记忆附带的产物,它们甚至有时候会妨碍我们专注思考。
因为当我们被太多的信息分散注意力时,我们就无法学习或构建稳定的记忆。而记忆是独特的,因为记忆不只是过去的,更是未来的。
通过记忆,我们可以回到过去,想象未来可能的样子,记忆力越丰富,想象力就越强。我们能够解决一个个难题,根源就在于这种臆测思维。
《认知天性》中有一句话:“一个人对已知掌握得越好,他就越能用有创造力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人类在学习过程中,记住知识,再学会如何运用,才能更好的创新,所以记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家麦家曾说:“二十年前,我甚至可以连续背诵五十首博尔赫斯的诗——现在想来,那真是我荣光的记忆。”
记忆是人类知识得以流传的载体,也是人类创作的基石。
02.互联网时代对我们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互联网没有记忆》一书中提到:写在网络上的记忆平均存在时常只有100天。网络平台一旦关闭,我们的回忆、爱好、生活感悟,学习资料都会消失。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触手可及,但我们却记不住任何知识。
通常我们在网上看到好的内容,会收藏转发,但是过后好像再也不看了。它们会一直躺在收藏夹里,直到我们忘记它。
其实我们的记忆就像肌肉一样,需要不断锻炼才能增强。而有了互联网,我们习惯把记忆外包给电脑,只要我们在需要时,再从电脑里去寻找。记忆没有经过刻意练习,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情况,手机里加了好多群,下了很多软件,一天光是提示消息就几十条,这很容易导致我们分心。
在《深度工作》一书中,作者提到一个概念:心智残疾。它是指我们做一件事很难专注,很容易被外界打扰。
如果你每天时不时被网上的碎片信息打扰,你的大脑就会习惯随时分心,即时你想要专注,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
互联网时代学习的时间成本变得更低,那么我们该如何高效地学习呢?
《认知天性》一书中提到: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编码、巩固、检索。我们要把看到的信息为我所用,要经过这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看到信息时,大脑会对接触的信息进行编码,也就是短期记忆,短期记忆不会留存太久。
巩固的过程就是加强短期记忆,将其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链接在一起,形成长期记忆。
而检索就是我们不断利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进一步理解和内化。
互联网时代,知识唾手可得,而我们要学会如何吸收和利用知识,才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
03.阅读和写作就是记忆
为了避免被信息淹没,我们需要在自己和信息之间设置一个过滤器。而这个过滤器就是阅读和写作。
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而写作可以将信息加工成自己的思想。
蒙田也曾面临过信息过载的时代,他就是通过阅读和写作将自己和信息之间划分开来。
蒙田从小刻苦学习,有很多崇拜的作者。然而时间流逝,好几个他极为珍视的作者都去世了。但他有一个书库,那里珍藏着他非常崇拜的作者书籍。在书中,他们向蒙田展示了丰富的人生哲学。
蒙田最初写的几篇文章,都有哲学大家思想的影子。可以说,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蒙田通过阅读与作者对话,运用写作留存自己的思想和记忆。
蒙田在发表文章时,声称这些都是给后代写的,他希望自己的后代能通过书来回忆他。
蒙田的一生都在不断记录自己,努力重塑写作,诠释自己。尽管他早期的文章看起来比较笨拙,但他的阅读,思考和写作就是在笨拙的形式下逐渐推进的。
孟德斯鸠在评价蒙田的《随笔集》时曾说:“在大多数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书的人;而在这本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思想者。”
思想是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孕育的。在这个知识盛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通过阅读和写作来促进大脑不断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
《互联网没有记忆》一书,主要目的在于提醒人们要严肃思考当下的数据洪流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影响。书中涉及的知识跨度大、范围广,给人带来很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