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晚,广州的地铁上,一对母女和我站在一起。
虽然人很多,但是碰巧前面的凳子上只坐了五个人,还有一点空位。
小女孩非常开心,边坐下边兴奋地说:“刚刚好!来得真巧!”接着很自然地就用手去挽旁边的一个小伙子的胳膊,而且把头直接就往他身上靠。也许是感觉不对,她自己也马上意识到挽的是陌生人,于是立刻抽出双手、挺直了身体,羞涩地笑了。
可以看出:小女孩活泼可爱,跟家人也非常亲近,对外部世界充满了信任。看到如此幸福的一个孩子,我和她旁边的小伙子不由得微微一笑。
但是,她的母亲却开始批评她:“你认识别人吗?不认识就往别人身上靠,你羞不羞啊?”
女孩的笑僵硬了,无比尴尬地看着妈妈。
也许,她很奇怪:“我已经知道错了。可是,妈妈,你为什么非要嚷得人人都知道呢?”
她的妈妈根本没有在意她的情绪变化,还继续当着所有人的面不停地数落她:“再过一年就要读一年级了,你还这样不知羞耻!这可怎么办?”
小女孩的脸色慢慢阴沉下来,渐渐垂下眼帘。她一定很后悔吧?“早知道我就不坐这个座位了!起码不用受到这样的羞辱。”
看到孩子的头越垂越低,我实在忍不住了,轻轻把身体靠向这位妈妈,悄悄地对她说:“不要这样当众说她。”我说的话,只有我们两个人才能听见。
小女孩的妈妈怔了一下,终于停嘴了。
但是,已经迟了。——小女孩的自我保护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为了不让自己脆弱的心灵继续受伤,她开始反击。
她抬起头来笑着对妈妈说:“你是傻逼!”
她的妈妈很惊讶:“你说什么?”
被逼入绝境的小女孩已经没有退路了,继续笑着说:“你是傻逼!”
妈妈非常生气,又数落了女儿几句。接着甩下一句:“我不理你了!”就走开了。
小女孩当场呆了,不知所措地坐着,心慌意乱。
值得庆幸的是,此时,孩子的爸爸走过来了。他很温和地跟小女孩聊起天来。
我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但是看见笑容慢慢回到了她的脸上。
我的思考:
1.小女孩为什么会靠向小伙子?
小女孩的爸爸应该是一个善于跟孩子沟通的人,而且和孩子很亲近。小女孩平常一定常常挽着爸爸的手,依偎在爸爸身上。所以她只是用这个习惯性动作来表达她的情绪,与人分享她的快乐。
- 妈妈为什么会当众羞辱孩子?
我相信:妈妈并无意羞辱孩子。
也许,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孩子的羞辱。
也许,她的父母一直对她很苛责,而她只是无意识地重复了父母对待她的方式。
也许,她看见孩子靠向陌生人,有点尴尬 ,所以潜意识的自恋马上告诉她:这不是你的错,是孩子的错。于是,通过指责孩子行为不当来为自己开脱,将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孩子的身上。
人生而不自由,社会文化、家族历史、个人生活经历都会制约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每个人特有的私人逻辑。
妈妈的反应一定有她自己的内在心理需求。
- 当时的我应该如何帮孩子解围?
我当面提醒妈妈,实际上是帮倒忙。
我想帮助小女孩,那是我和小女孩之间的事,我不能超越界限,去管她的妈妈。
所以,在孩子被指责时,正确的方式是帮助孩子表达:“你只是很开心,想与人分享快乐,对吗?”并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你刚才可能已经打扰了大哥哥。那么,你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办,还可以进一步提示:“你是否愿意跟大哥哥道歉?”
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帮孩子解决了问题,也帮妈妈解了围。
- 妈妈在孩子反击时如何应对?
一个内心强大、有觉知力的妈妈,在孩子出现不良言行时,首先应该自我反思:孩子为什么这样做?我是否做错了什么?接着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刚才这样当众数落你,令你很生气,是吗?对不起!我没有顾及你的感受。我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我,可以吗?”边说边向孩子伸出双臂,给孩子一个温暖的爱的抱抱,安抚孩子。
这个事件或多或少体现了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某一瞬间。
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指出:我们普遍缺乏尊重孩子的感受的意识。
只有平时多观察、多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觉知力,并逐步修正自己的潜意识和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