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听了一篇名为“学术表达基本规范”的报告,去时的目的有二,一是排遣人家都去参加舞会而无我的忧伤,二是见识一下光华高端的配置。目的不纯,但听下来蛮有收获,也基本解决了最近脑袋中蹦出来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后面细说。
第一位作报告的是北大前校长王恩哥院士,他主要阐述了“培养做学术的品味”。作为一个物理学教授,他从十几年前他带领他的一个学生做的一个关于半金属材料的紧束缚问题的出发,阐述了他对物理学问题的分类——未带纸笔记录,大意如下,一是在一个已经研究的比较成熟的领域作一篇尽量尽善尽美的工作(王老师好像比较喜欢将论文称作工作);二是在一个比较新的前沿领域完成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尽管其可能仍在初步阶段;三是通过研究证明之前的某项理论或实验,或提出一项可以被实验证明的理论。他觉得只要能做到其中的一点,就是一篇不错的论文,如果能做到两点就是一项十分不错的工作(大意如此),如果做到三点,那是一个物理学家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他认为一个科学家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偏好,他举例说自己就比较倾向于做大家都想知道的一些可以解决具体问题的问题,而比较不喜欢自己想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解决。
之后我就不胜困意,游离于课堂之外。
等清醒之后正好韩老师开始讲。韩老师讲到她在台湾做了半年客座教授,前半星期和后半星期分别在不同的大学授课,所以需要坐火车来回奔波。坐火车的时间很长,她想到一个打发下时间的办法,写一些与地理学相关的内容。本来考虑的内容动笔的内容与其他地理学通识著作基本相同,想来无趣,就想到了西北地区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征战,进而考虑到疆域收缩的影响因素。(这两段主要复述他人的思路,所以可能逻辑不太清晰,见谅见谅)最后想到当年征战的甘肃、宁夏一带,恰好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所在的位置,也正好是农牧的分界。所以得出了一个结论,农业力量是影响疆域的一个因素,农业力量强大时,疆域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外扩张,力量减弱时,将于向内收缩。(貌似她通过这个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然后又讲到如今的科学研究有一种急功近利的现象,不少研究是套用国外的模型,带入我们自己的数据,缺乏真正的创新。并举出屠呦呦先生的例子说明,像这种潜下心来的研究是开始于六七十年代,在之后就变得急功近利。(终于衔接到了属于我的段落)
这就引来了我之前与一位同学讨论的一个问题——相较于西方科学研究至少二三百年的历史,我国研究者真正的自主研究起步可能不过二三十年,可是鉴于我们需要在一些领域与其一争高下(用词可能不准确,关于其必要性有机会再谈),那么目前我们应该参照并模仿西方的研究来进行自己的研究还是应该潜下心来做自己认为重要的工作呢?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就好像一个基础很好的同学和一个基础一班的同学同时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前者较后者学习速度更快,那应该是先边抄他的作业边理解他的思路等到一个比较空闲的时间段再融会贯通,还是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虽然可能走弯路但是走过的弯路就是积累的经验呢?(我目前计划使用第一种,曾经使用过第二种。)这个问题本想在提问环节,但是看到在场都是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及不少类似教师的听众,没敢举手。(沮丧脸)结果那几个学长学姐提了那么low的问题,辜负了我的期望。
于是我就只好想想以我目前的认识水平能想到的办法,结果就是题目。心摹手追已经表达出我想表达的那种思路,可是字面意思上还是不大相同,我的意思大概是手摹心追。这个是区别于急功近利的。急功近利只是追求短期内研究对于自己的回报,纯粹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而我所想的是短期内的模仿和参照是避免二者之间拉开太大的差距以至于追赶不及,但模仿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这种行为毕竟不能持久下去。虽然模仿也能青出于蓝胜于蓝,但对方向的选择、研究方法的创新毕竟模仿不来。所以在前进过程中心怀对通过模仿来偷懒的想法的警惕,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我就目前的认识想到的自己认为最合理的办法。
题外话,我感觉稳定向前避免走弯路是一个很难的问题,难到我都没办法详细描述这个问题,更别说分析了。等有机会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