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
——《当你老了》
多少次现实压身时憧憬老去之后,要远离琐碎和烦恼潇潇洒洒环游世界,踏遍年轻时没有机会经历的土地,是谓“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然而,当我沿着京都哲学之道漫步时,在金黄的夕阳余晖下,远远望见一位老人,背对我坐在石阶上,牵着两条小狗,就那样静静地坐着,老人时而望向远方,时而转头关注小狗;小狗就这么静静的侯着、陪伴着。
作为把宠物当家人看待的我,被这一幕触动了——与你相伴,坐看夕阳西下。你不嫌弃我垂垂老矣、行动迟缓,我不嫌弃你没心没肺、调皮捣蛋,这么静、这么美,胜过周游世界不知几何。不一会儿,一位老妇拾级而上,老人缓缓起身,牵着两条狗,走向老妇,然后,一同消失在视线中。当到那样的年纪,或许未知不再有吸引力,相伴到老才是追求。你为我作伴也好,我为你作伴也罢,相守便已足够。
目送他们离开后,我继续沿着哲学之道前行,满目翠色在斜阳夕晖中沉寂。余光忽然扫到一处动静——一只猫,徜徉于草坪上,顺着它的目光望去,是另一只端坐在金色中的同伴。继续向前,沿途不断的有猫出现,或黄或白,或灰或黑,或走或坐,或立或卧,皆不惧人。不远处一中年男子在给猫咪喂食,自行车躺着身旁。我猜想是一位好心人,经常来照顾这里的——自由自在的猫。
成群的猫围绕他在身边,形态各异,羡慕这种奇妙的感觉。方才的老人与狗,彼此依恋,此时的好心人与猫,相互慰藉,情感看似相同,实则差异颇大——狗没了老人,生活便没了轴心;老人没了狗,太阳也便成为灰色。而这些猫咪,不知道是否记住了这位好心人,是否会习惯他的到来,是否会因他的缺席而感到失望?而好心人又是否认识这些猫咪,是否会因为某一只的失约而感到担忧?丝丝牵绊,点点欲念,一根连接着他与它们的弦,隐隐约约,似有还无。
在日本,时常伴随一种和谐的感觉,因为猫咪总是那么自由、慵懒,公园里的鸽子也总是那么自在、悠闲——它们与日本人民共同拥有着这个国度。
还有鹿!对,还有鹿,奈良的小鹿。在奈良,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成为动物的客人,踏上了一片不属于人类的土地。那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小驴在房舍间、树林里、草地上恣意游走,不饿的话,就躺下,管他周围游人如织、吵闹喧嚣;饿了,则寻觅拿着鹿饼的游人,害羞的小鹿,会鞠躬讨好,以求饱餐;率直的小鹿,便直接去抢——当然,游客对于这种“强抢”行为也是乐在其中的。
奈良的鹿,有深色、长角、年纪大的,也有浅色、没角、年纪小的,它们如繁星一般,散落在奈良公园的各个角落,点缀着湛蓝天幕下的绿色草坪。这里是它们的家,是它们的国度。我试着从它们乌黑的大眼睛中读出感受,渴望知道此时此地它们是开心或者惊惧,然而无论怎么努力,也只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战战兢兢的伸手触碰、抚摸它们,它们始终无动于衷,不拒绝,也不享受。我的倒影,仅存在于小鹿的眼中而已,再无其他空间可占据;于我而言,小鹿也只是当下弥漫在我的思维中——我们互为过客,却又能相互满足,甚好。
小鹿们不会记得给它们食物的游客,游客也只分得清大鹿和小鹿,但是这并不影响两者之间的愉快相处——人与鹿,彼此孤立,逍遥自在。一旦建立了联系,就会出现拥有,一旦要拥有,就需要维系,一旦要维系,就必须得舍弃。于是,好心人付出情感和时间,换得与猫群的短暂相处,猫则放弃孤傲谨慎,换取美味的食物;老人付出爱与精力,换得小狗的忠诚守候,小狗放弃浪荡不羁,换取持久的稳定。
从老人与狗、好心人与猫,到游客与小鹿,亲密程度越来越低,自由程度却越来越高。这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么?与其相互牵绊,毋宁斩断联系,各自潇洒?话是这么说漂亮,事是这般做洒脱,可是感情一物,却无道理可言。
其实动物也好,人也罢,怎不明白孑然一身的自由?如果狗能奔跑于山峦、猫能嬉戏于树林、鹿能漫步于草原,想必那样会更快乐。理想总是忽略困苦,现实却是放大挫折。山野驰骋的动物会饥寒交迫,独自漂泊的人类会孤单寂寞,因此只能放弃两两相忘的自由,人与动物,人与人,相濡以沫,白首不离。
不如相忘?不如相忘?忘与不忘,皆有舍有得。何谓舍,何谓得?“欲”之一字,或可蔽之。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