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茅塞顿开的感觉真的太痛快了,今天听樊登老师讲《亲密关系》这本书,听着他的解读,就像是知道我的情况的闺蜜在开导我,帮我分析情况一样。
我也终于对张德芬老师的那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有了更透彻的理解。这句话对正确理解夫妻关系原来是如此有效。夫妻之间看似矛盾爆发,其实都只是其中一方的事情。如果你自己解决了内心深处的问题,能准确地理解清楚你在婚姻当中到底需求的是什么以及怎样解决事情,那么就足够了。
两个性格不一样的人组合在一起生活,要想顺风顺水地过下去,这本身就是一场极其艰难的旅程,一路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有可能会麻烦不断,漏洞百出,甚至险象环生。正所谓的相爱容易,相处难说的就是这种状态。
《亲密关系》中将婚姻生活很形象地分为四个阶段:觉得对方一切都很棒的月晕阶段、对另一半失望的幻灭阶段、反思婚姻生活的内省阶段和最后升华的亲密阶段。
我确信自己现在处于内省马上就要到亲密的阶段了,胜利在望!
我们在生活中,很轻易地就会去跟伴侣暗示或明示对方要他们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那是因为我们在童年的时候在这些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内心有缺陷,所以才会在婚姻关系中去要求另外一半做出改变,可是我们往往忘记了,要想改变一个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曾经的我就是如此,有了孩子后,娃爸忘我的工作让他把家当旅馆,为此没少跟他吵架,自己还气出了病。那个时候,总是希望他能早点回家,多给点时间给我和孩子,也知道他身不由己,但就是会忍不住抱怨、发脾气和冷嘲热讽,那个时候恐怕就是我的幻灭期吧,不明所以的自己挺幼稚的。
不敢去面对自己内心的伤痛,所以就用吵架来代替,因为没有什么比吵架更简单的了。吵架的时候很少有能控制住不去人身攻击的,此外就是冷战,以不说话不回应来应对对方的争吵,这种叫做情绪抽离,就是不放任何情绪在吵架中,从你的生活中抽离出来,你说什么我都无动于衷,这也是愤怒的表现。
还有一种表现就是被动攻击,一般女方用的比较多,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消极对待,说反话、说气话。刀子嘴豆腐心,只图嘴上痛快,为了吵架而吵架了。
天啊,这些点我都一一踩过,想当初刚生老大的时候,因为带孩子带得有点抑郁了。盼着先生回家,可人家回来了又各种挑剔找茬,想好好对话却说不了几句就争锋相对,恶语相向了,最后又不了了之,然后躲在被窝里哭。
接下来是内省阶段,作者说因为童年在感情上的某种缺失或遗憾才导致我们要从伴侣中找到弥补的方式,对此我不想再过多地回想我的童年,哪个小孩童年没有烦恼,没有受过父母的伤害呢?我的父母因为年龄差较大,性格不合,总是各种吵架甚至动手。如果非要找原因的话,我想就是这个了。
不能让原生家庭的痛点影响我自己的家庭了,父母的问题是他们的问题,我不能以此为自己的问题找借口。放弃对伴侣的幻想,看清现实,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的缺失也好,遗憾也好,让对方明白的你的心意和焦虑,用积极的态度去沟通,不要害怕吵架。其实,夫妻吵架是给了他们一个更正和改变现状的机会。
正确的吵架方式应该是夫妻双方都把内心的伤痛打开,掰开了揉碎了说,找到让自己纠结的本质性问题,然后认真积极性地去找到解决的办法,重要的是坦诚与真诚,一点点犹如抽丝剥茧版将裹在身上的盔甲撕掉。
只有我自己想通了,事情才会真正向好的方向转变。心理学家已经如此精确地定位了婚姻的各个阶段,我却后知后觉地才将此对号入座。现在看到后忽然觉得有点后怕,假如我没有往好的方向转变,而是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日后想要再去修复我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更难了。
转念一想,如果我早点读到这本书,就不会自己花了那么多时间去思考、去判断,没有前期自己的努力,今天对这些理论恐怕也不会理解得那么透彻,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现在的你是由所有过去的你组成的,人生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推荐每一位围城中的人们去读一读这本《亲密关系》,也许你能从中找到你一直在寻找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