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就不会是孤岛的存在,而是时刻与他人产生交集。不管这种交集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不会影响交集的存在。在这些交集存在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产生很多请求,特别是在这个讲究互惠互利、你来我往的社会,如果面对这些请求,接受或是拒绝,这是一个问题。若是愉悦接受,说明请求不是问题;若有拒绝的意愿,那就会纠结该不该拒绝,如何拒绝?
先来说说该不该拒绝的问题。首先要看对象。看提出请求的人是不是你亲密的或有资格提出该项请求的人,如果是,那没有问题,干就是了。如果提出请求的人不知道自己逾距了,那就要考虑拒绝的可能性了。第二看事件。如果请求为举手之劳也不涉及原则问题,那原则上也就顺势而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反之,你可以进行拒绝。第三看动机。这个动机不是对方提出请求的动机,而是你答应请求的动机。如果自己答应这个请求对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帮助,那即使费些精力也值得去做。说起来,过于功利性,但,这是现实。
判断出了是否要拒绝,接下来就是如何去拒绝的问题。
嘎嘣脆,直接拒绝。这种方式适用于关系特亲密或特疏远的两个极端。亲密的关系会明白和接受你拒绝的决心,疏远的人你不用再费心去关照他的情绪。直接拒绝的好处就是不拖泥带水,减少烦恼。但坏处也显易而见,得罪人。不管是什么关系,被拒绝的一方失落或不满是必然的,所以直接拒绝要以对象为准,果断利索的抓住时机。
拖字诀,言语答应,行为拒绝。这种方式适用于对方请求显然不会只向你提出,言外之意就是对方是在广撒网。因为如果对方一个要求明显的只向你提出,而你却选择这个策略,那就太不厚道,最后必然会耽误对方事情,从而影响你和对方的关系。这个策略在我没意识到的时候,也许已经历太多次,但我都“善良”地忽视了它的存在。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维系双方表面的关系,坏处就是一旦对方识破你的策略,你就变成杠杠的“两面派”,所以要有技巧的用。
过程封装,结果拒绝。这种方式属于高阶拒绝,适用于对人际交往把控力很强的人。面对一个请求,言语和行为上非常热情,但所有过程对求请求者是不可见的,最重要的是结果是铁定的失败。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对于拒绝者来说丝毫不会影响其人际关系,甚至还能增加好感值,但对于被拒绝者来说结果与前两种无异。
不管选择哪一种拒绝方式,我们的目标都是要学会拒绝。拒绝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我们处在人际关系这张大网中,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精力、时间和资源,要有选择地拒绝一些请求,但在拒绝的过程中又要考虑到自身人际关系的建设和发展。
学会说“不”,有艺术的拒绝,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坚持!
阿淼写于2020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