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和好友约定好春节期间日更,昨天那篇文章,真的是没有精力写了——上午处理了些工作,中午和亲友们到饭点吃饭,下午,妹妹和下外甥来到了父母家。
两个都还不懂事的男孩子,要将父母这个被地暖烤得堪比夏日温度的两居室揭了顶。头要炸了,脾气也不好,对孩子说话,难免音高八度。
忽然很想回北京了,回到那种紧张忙碌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心理模式的循环——每次都想家,都想着回家来争取多呆几天,好好陪陪父母。
但是每一次,呆到一个时间点,心里就像被装了一个闹钟,吵着叫着让我想要离开。昨天下午这种感觉即是非常强烈。
到了晚上,总算消停了,却已经身心疲惫,真想偷懒不写了,但咬咬牙还是打开电脑,开始—写!
稿子完成,其实是不满意的。当然,不仅仅对于稿件质量的满意与否,而是,没有让精力和脑力畅快淋漓发挥出来的阻塞感。
“其实应该分析一下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背后有很多深刻的原因,应该探索一下的”、“其实可以把转念的过程写得更详细一些的”……诸如种种想法,并未因为搁笔而结束。
我知道,这是没有写痛快的反应。
写作是一种能量的流动,无论是脑力还是心理。过分透支,固然不好受,但是浅尝辄止,又缺少了尽兴感。
也因此,很想念全职做自由撰稿人的日子——那种很消耗精力,却又让能量畅通流淌的日子。
当时,主要给杂志写稿,每家杂志都各有各自的要求,而且杂志审稿相对很严格,一般要经历三审。
从一开始找选题,到与编辑沟通选题,到下笔写,到改稿…… 这个过程都是极其认真的,因为目的很明确——必须适应要求,把稿子嫁出去呀!
这个过程中,有时候需要查阅资料,有时候需要研究样文,有时候,需要不断地将自己的想法更新深入。
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因为产生了一个选题,你会不断地丰满它,你可能吃饭的时候忽然想到了一个点,怕丢了,马上记下来;可以睡觉的时候,也在想,想到了,也要赶快记下来。甚至你在和朋友吃饭聊天的时候,也会如此。
我记得那时候朋友聚会,大家都是编辑写作圈的,聊着聊着,就有人喊:“等等!”只见,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匆匆记录。然后就有人喊:“哼哼!又被你当素材了!”
有时候,为了去调整一条线索,要反复与编辑沟通,沟通到想大哭,想任性地说:“爱行不行,我不改了!你爱发不发!”但,理智的想法会战胜任性,再难,也要改下去。
后来找到一个方法,改到一定的时候,就放下,一切交给潜意识,第二天再继续,往往就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那种喜悦感,那种失而复得感是难以言表的。
努力写作的过程中,还会经常有邂逅的惊喜。
有时候,写着累了,会随手拿起一本书,那书,可能是买来连塑封都没拆就放在了书架上的,可是偏偏的,随手翻到的那一页,就有对写稿有帮助的素材。
那个惊喜呀,恨不得抛了书尖叫。我最常喊的是:“太幸运了,太幸运了,我太幸运了!”那时候家人都被我喊毛了:“疯了疯了又疯了!”但却也看得出,他们被我感染得开心。
这就是奋斗啊,这就是努力啊!现在想来,好幸福的味道。回忆起来,那种紧紧的,匆匆的,带着微微焦虑,却又有很多自由把控的感觉,好令人向往。
也就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新的一年,要恢复给几家杂志写稿,去重新体验这种久违的幸福感。也祈愿能遇到默契的编辑,来来回回,回回来来地为一篇稿子打磨。
人生如同旋转楼梯,我们会出现在同一个地方,但是高度已经不一样了。
期待,重品在要求下写作的日子,也期待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