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是你仅仅记下来了(指做笔记),事后不再看,也不复习,还有什么价值呢?况且,成年人的学习(此处不是指专业学习者),你做的笔记,又有几人回看过?
如此而行的话,笔记越记越多,无形中只会给自己增加了负担(自己感觉没学的,应该学的东西太多了)。这种情形与状态,是不利于自己正常学习的。唯有一点的好处是,得到了重复忆忆,肌肉记忆的锻炼。
效果当时显现,或无形之中加强即可。不必奢望,事后再做复习之用。因为大多数情况之下,再次复习的概率太小了,特别是成年人(由于时间紧,杂事多)的学习,更是如此。
正确、有利、有效的方法,是及时消化吸收,即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智慧。要说记录的话,最为有效的行动是,用自己的话写总结、写感悟。
学生时代,为什么有的学生,看似课下不学习,甚至作业也不做,但学习也不错,成绩还很优秀。其中秘诀就是,他做到了(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即时理解,及时消化吸收。
以上所言,也并非我想否定做笔记的作用,只是对于不同的人,不同学术研究有所不同罢了。
如我,做笔记就没有多少实际作用,反而给自己增加了负担。
简言之:
1.读书、学习慢下来,理解阅读,思考阅读。
(读一百本书,不如一本书读百遍)。
2.只当重复记忆,肌肉记忆之用。
(针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