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
1991年7月5日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一場聚會結識,結束前朋友請他倆將當日交流內容總結為一個字。雙方都很有默契,都說出了“Focus 專注”,後來兩人成為了摯友。
接觸羅輯思維(得到APP)以後,藉由程序本身知識傳播工具的多樣化,更有效率的獲取了大量高質量的訊息,極大拓展了我的認知邊界。我在一個知識精度極高的環境下,把自己當個把子。在知識的槍林彈雨中承受知識的衝擊,擼了一把羊毛
小馬宋說過,一個在專業領域可能要靠自己摸索的兩三年的概念,可以靠該領域的專家用兩三個小時說明後了解其概念核心。我也逐步意識到,雖然知道的東西變多了,但靠持續學習知識,相關專業技能並沒有成長。腦子越來越機靈,肚子卻沒有什麼東西。越學越空虛
感知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我也逐步的將我的時間注意力從“關注知識”轉移到“技能練習”。
刪減關注知識
大量的刪減知識服務內容,新聞類只留經濟學人和彭博商業周刊,知識類只留當下學習(電腦/數據分析相關)項目和經濟學商業專欄。清除了大量的手機APP,用不到的刪,一個禮拜內用不到的刪,猶豫要不要刪的也刪。我不看電視,沒有遊戲,主動選擇接收媒體。
技能練習
重新檢視Windows,Google和Office等,利用第三方軟體或快捷鍵,盡可能減少操作步驟,提高底層操作效率。學習有價值的跨領域技能,寫程式,統計和數據分析等。寫作也是。
在從關注知識到技能練習的途中,因為訓練和鍛煉大腦都是很累的事情,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我不夠專注
我開始泛學,一下想東,一下想西,今天Excel明天寫程式後天研究數據,碰到知識困難點大腦自動轉彎,花了大量的時間避免在需要深度思考和重複練習的任務上,在效率低下中來回切換。
專注
知識是認知邊界,技能是框架結構。沒有結構的範圍,一吹就破。思考,訓練和鍛煉大腦都是很累的事情,遇見抽象的邏輯盲點時,不能由得我大腦臨陣脫逃。
最終,一切技能將會是我撐起我的世界實踐影響力的重要利器。現在我和雷軍說的正好反過來。我在用戰略上的勤奮來掩飾戰術上的懶惰。
專注是我的下一課,將抽象從無形化為有形。用知識的框架可以忽悠笨蛋,在真正的專家面前,那只是在忽悠自己
譚小由 04JUN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