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传》(林语堂)
古代有众多文人墨客,留下无数璀璨的文章,有人在大好山河中寻幽觅胜,有人在儿女痴情中低吟徘徊,有人为天下苍生振臂高呼,有人在天涯海角遥望故园,有人高居庙堂而心忧天下,有人抛却浮名谐然山水,这样的文人让人赞叹,他们的诗篇使千百年之后的我们每当吟诵起“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就如同念了魔咒,不管此时身居何处,跟什么样的皮肤,操什么语言的人谈着多少个亿的小生意,都能立刻在乌泱泱人群中找到自己与名族记忆之间的联系。这些咒语如同丝线,连着漫天的风筝,我们每个人低头吟诵,都能循着线找到根源在何处。苏轼的一生是极度丰富的,对于国家、百姓、山河、家庭和爱情他都倾注了最真挚的情感,在那群放风筝的人中,找到苏轼很容易,念他的诗,那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
不管身处何处,苏轼将人生写入诗中,就跟我们呼吸一样自然。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人行走在天地之间,能够留下什么又能带走什么,苏轼说“人生到处何处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那时候的他告别京城中的父兄出凤翔为官,刚开始自己的官旅生涯,京城中一门三父子都以文坛奇才而名动一时,但在仕途上苏轼仍需拾级而上,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苏轼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人生是什么样的呢,“飞鸿踏雪”诗意的描绘了客居世间的旅人来去如飞鸿,去后无影踪。总有一些人,是我想与之好好相处的,总有一些事,是我想用心去做的,如果只将时间付诸等待,那么一想到以后会留下的遗憾,实在免不了悲从中来。
苏轼弟弟苏辙在陈州,住的房子矮小而子由身材高大,苏轼开玩笑说“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身屋打头”。苏轼苏辙兄弟二人情义深厚,苏轼对友人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二人经历身世浮沉,不管何时兄弟的亲情总是在风雨飘摇中给予二人最大的帮助和安慰。有时风雨对床他们可以秉烛夜谈到天亮,有时不得不离别,他们山一程水一程相送,更多的时候是天各一方,他们会书信往来诗词达意,不管什么时候,他们都没有断了联系。在密州,想起不能见面的弟弟,苏轼写下了公认为最好的《中秋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一生逆顺荣枯中的手足深情,是苏轼歌咏一生的题材。他写诗说弟弟“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苏辙在哥哥的墓志铭上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苏轼对杭州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甚至相信自己前世曾住在杭州。杭州西湖的美被无数人写入诗篇,但是苏轼写的是不朽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知在诗人眼中,是西湖更美还是朝云更美,西湖的美给予诗人灵感,诗人的赞誉又增添了西湖的魅力。诗人带走了对西湖的记忆,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被人吟诵千年,而朝云这位在西湖灵秀山水中孕育出来的美丽女子,却伴随苏轼一生,直到跟随苏轼被贬南荒,身殁于惠州的瘴雾之中。
杰出的文采使得苏轼声名远播,但是他诗中关心疾苦,讽刺暴政却使得群小如芒在背。再加上苏轼政绩斐然,颇受皇帝重视,早就有重用苏轼之意,这就更让政敌忌惮。于是群小构造子虚乌有的罪名,在苏轼的作品中寻章摘句然后曲解成为罪证,这就有了牵连甚广的“乌台诗案”。因为写诗而身陷囹圄,还差点脑袋搬家,常人有这种经历,不知道还敢不敢提笔写字,苏轼却在死里逃生之后就立刻写下“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逗少年鸡。”旷达未减,豪气仍存。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东坡自评道。仿佛苏东坡后半生,不在被贬官的途中,就是在被贬的地方任职。出狱后的苏轼被贬黄州任职,黄州在长江边上,是个穷苦的小镇,苏轼所得俸禄,随手又花出去了,或许诗人从没去考虑量入为出,节省用度,但是花完钱后一家人吃什么却是他要担心的事情。他说“人人知我囊无钱”,钦佩他帮助他的人从来都不会少,初到黄州,他住在定慧院,“小屋如渔舟,萦萦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很是艰难,但是不久,他身边就有了不少朋友。徐太守常以酒宴相邀,长江对面朱太守常赠送酒食,家眷齐聚之后,太守的礼遇使得苏轼一家得以容身在临皋亭,苏轼盛赞临皋亭的美景:“风涛烟雨,晓夕万变”,近可以看到江面来往的风帆,远眺则水空相接,一片苍茫。林语堂的一段话可以道尽诗人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临皋亭并不见得是可夸耀,风光之美一半在其地方,另一半则在欣赏风景之人。苏东坡是诗人,能见到感到别人即使在天堂也见不到感不到的美。”
老朋友马正卿帮东坡求得城东一片荒地,苏轼成了一个真正要去耕作的农夫,他说“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农事的辛苦,他算是完全经历了,不同于以往用管家的俸禄养家糊口,自给自足的苏东坡如今真正知道了五谷的香味。苏轼在东坡农场之上建雪堂,墙上画雪中寒林和水上渔翁,画家米芾在雪堂同东坡论画,道士在雪堂和东坡聊长生,和尚在雪堂和东坡谈禅,东坡身边总有一群志趣相投的人,还有有同甘共苦的王闰之和红颜知己朝云,他是不会寂寞的。
普通的一片荒地因为苏轼而成了文学上最有名的一面坡,普通的一条泥泞小路也因为苏轼成了最有名的泥泞小路,“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使文人们记住了黄泥坂。东坡先生喜欢喝酒,酒量又不高,他说自己一杯就醉,却又乐此不疲,每每喝到尽兴,就诗兴大发。有次喝完酒唱到“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可不得了,第二天谣传东坡已经顺流而下,泛舟出海了,太守听了连忙跑去雪堂,结果屋内鼾声如雷,东坡先生还睡得正酣。有酒和美食,诗人泛舟江中,写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前后《赤壁赋》名篇。
苏东坡因为自己的诗文被人们铭记,但是东坡不是一个闲云野鹤的诗人,不是一个不出书斋的诗人,他到往的每一片土地,都有他对当地百姓的辛勤付出。苏轼在徐州上任时,遭遇黄河水患,之前曾有治水失败的负责人畏罪自尽,水势蔓延,徐州危机,苏轼劝回逃难的人,又在泥里跋涉去求只受皇帝命令的禁卫军帮助,自己也奋不顾身在水患一线指挥加固城墙,在与洪水作战一个多月之后,水势终于退去,全城百姓得救。为了以后再遇水患时护卫徐州安全,苏轼在抗洪之后请求朝廷拨款,再建防御工程,以防患于未然。在杭州时,东坡建立了中国最早期的公立医院,三年治理一千病人,他率领百姓疏浚运河,治理西湖,将遮盖一半湖面的水草和挖出来的淤泥筑成了湖面的长堤,如今苏堤与白堤相互呼应,还诉说着两个大诗人对杭州所做的切实贡献。在惠州时,他已经无权签署好多公文,但是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救助博罗大火后的灾民,反抗政府打压农名谷价,掩埋无主骸骨。这种事情太多了,即使是在他被贬的最惨的一次,直接被发配到土著聚居的儋州,也就是如今美丽宜人的海南岛。宋朝的海南不同于今天的旅游胜地,被贬到海南做官,是除死刑之外对文人最重的惩罚,幸好苏轼有着无人能匹的苦中作乐精神。他在儋州制墨,学习做酒,考订药材,破除当地杀牛治病的巫蛊迷信,于蛮荒之处兴教育之风,他的弟子姜君弼成为儋州考中进士的第一人。
王安石是苏轼一生的对头,源于二人政见不同,王安石腾达时苏轼不好过,苏轼升迁时王安石必然仕途失意。王安石主张变法,励志使国家富强,称保守一派为“流俗”,苏轼看到了激进的变法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创伤,自然极力反对,于是成了王安石口中的“流俗”。他在黄州时写道“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自比寒夜的孤鸿,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也表现了一种对“流俗”的蔑视。王苏都是性情中人,一个为国,一个为民,这样斗了半辈子。
王安石之后,苏东坡曾经的好友章惇成了东坡的最大的敌人,东坡被贬到海南就是章惇干的,可以说东坡晚年的不幸,多来自于章惇。后来章惇倒台了,被贬到雷州半岛,苏东坡被调回,传闻会被升为宰相。章惇之子章援忐忑地求见东坡,想知道他的态度。东坡回信给章援说“某与丞相(指章淳)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并说自己年老病重,身体状况极差,怕是也时日无多。正因为心中没有仇恨,他的心中才安静平和,去世之前,他对三个儿子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虽然苏东坡一生坎坷多舛,但是他坦坦荡荡一生,浩然之气长留,“身前生后名”见证了人们对这位诗人的热爱,求仁得仁,东坡贡献的足够多,所获取的也足够丰盛。被他写入诗中的明月清风尚在,举起酒杯,我们也可以感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