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如昔年,看过很多电影,而这一部,是唯一一部在看完之后,没有压制住究其要特意一谈的片子;由此也就说明了衍生出这些文字的动机:兄弟我没控制住自己感慨啊。这倒不是说这部片子好的令人发指,当然也不是烂到人神共愤,才来撰写一篇博文以道之,着实是过于有特点,一如影片的名字:『驴得水』。
『驴得水』,这部电影改编自话剧,于2016-10-28(中国大陆)上映,豆瓣评分8.3;在国内新世纪电影作品中,这一部是我迄今为止看过最具讽刺刻度,堪称暗喻明讽界的神作;导演用戏虐以致看似荒诞的手法,步步为营的铺垫,以一切为梦想和更好为动力,在那一个接一个的,为圆最初善意编造的谎言里,他们一行怀揣梦想的“教育者”坚持轮询在这无尽的补救漩涡中,由此给观众跌宕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汹涌,而那一群为梦而聚结的朋友,也被瓦解的支离破碎,最终澎湃出这样一部令人啼笑皆非,无所适从的“被教育”,而它本源带给人更多的即是反思,而非欢笑。作品如斯,也便有了令人赞誉的样子。
这也达到了导演跟编剧的阴谋;导演本人有如此讲到:“不能为了一个美好的目的而去做错误的事,不能将美好的愿望作为突破自己的底线的借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守住自己的底线。为了美好的目的去做错误的事,终将走上歧途。”。对于此片,故事,思想,对白,细节等处理,俱有可圈可点之处;只是这人物的性格,因遭变化后的大逆转,令人不胜唏嘘;如:裴魁山和铜匠的因爱(刺激)生恨,骤变宵小;周铁男的因怯而畏缩,也骤变宵小;好生觉得变态;不禁使人觉得是为剧情发展而来的刻意设定;最后细心回味,又觉这结果又是早已告知你的,原来早有暗合这变化的基调:一开场有一个无关整体剧情的桥段:驴棚着火,导演有安排每个人都去救火;而每个人都有令人捧腹的法子:周铁男以扫帚扑之;张一曼进了驴棚;裴魁山以土掩之(有殃及张一曼);校长则抱了两床被子,大喊道“让我来处理”(当时看到此处,你笑了么?),然后就是一群人看着整个驴棚就旺盛的被烧完;孙佳,来晚了却坚持用水救之,还是被拦了下来;这么一说,想必你也同意导演搞的是阳谋,且还是用了心的对吧?为此,还可以补充的是,他们面对即将发生的灾难,所选取的方式,契合了后来的不同命运,形成映射;二来,我们不妨大胆假设,这是对教育者深刻的鞭鞑,这是在救火啊,如此作为,何以育人?诚然,有充足的理由,可将这讽刺印证到当下这个年代,以达针砭时弊之用。
说实在的,看这部电影过半有被难受的一度很想离开;而最后在涅槃重生后的三人准备为教育事业再聚聚气的同时,一声枪响(...),也在观众的心中投下了颗催泪弹。看这片子就好如在看翻版的《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只不过这里一刻不停下的是彼伏此起的矛盾冲突,以及三步一小暗喻,五步一大讽刺;赤裸裸的将荒诞却杂着现实的骨感,无情的撕开给你看,让人以至于这是身处于魔幻现实之中:不敢尝试去相信这是真的;幸好的是起初营造了满多的灰色幽默,否则感性如我真撑不下来那么久的残虐。毕竟国人劣根性,一直以来都令人扼腕叹息,又无能无力;导演借助片中外国人之口,呐喊除了我等心中的无奈:“不可思议的中国(人)”。
当您的目光浏览至此,想必您也明白了此文的真正用意,并非要言说下这部片子;片子再好,如今的自己,再也不怎么会为此消耗气力来深夜敲敲打打;只想着借此一叙这积攒许久的肺腑;可是,诉说很多事儿抑或道理,在这个年代并不怎么受待见;这其中错综复杂的缘由实在很多也较明显,按下不表。路遥先生曾言道:“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时至今日,尤过之而无不及,先生真是一语中的;如若当年只是预言,而今看真是一语成谶(我要摊百下手)。既然不受待见,可这责任之言,该说还得啰嗦,至少等将来老了,回头看看年轻时自己也是一个还有正义和责任感的酷帅男子(哈哈)。
对于老师
这一中性词汇,百度百科给出释义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者)传授文化、科学和技术的人被尊称为老师或教授,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正确知识和指导的人。幼时听闻这词,多半都是敬畏(嗯,畏之是被带来的,敬之,是被教导的);大学后了解的多了些,也被晓得了还有苍老师,或者叫兽;入了社会大堂,更是无处不在的听闻“某某老师”,时间一长发现这词很有意思,经常会游离在褒义,贬义,或仅一个代名词之间;这个词汇有点像在说“程序员”,在国内从事代码相关的都可以用之,无论是IT精英,IT人才,IT工程师,IT民工,还是码农,码奴,码畜。所以呢,对于老师这词真的很难去喜欢了,出于尊敬更倾向像先生,师傅 这样的称谓。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堪能若此,方是列于被尊敬的席位。
对于此部片子,还可以补充的是:其实,这片子中所讽刺和暗喻的事儿,在如今的当代,也不是没有的;悲惨也好,愚昧也罢,还是为得一个美好得目标,而从了那不好的行为;如若说你没看到过,不妨接触下社会底层人群;其二,知错既改,实在善莫大焉,孔丘先生果然明白的紧,要知道很多事儿,就那么过去了只会越来越糟(孙佳如是说)。另外,既是借助一群教师间的闹剧故事,从而刻画出道理;并且,人性之走势,教育又起了很大程度作用。那么关乎教育,就很有必要谈下;首先,国之教育,方法和倾向上,都存在些问题,即便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采取得应试考试,在当今之际,也越发显露出日益增大得弊端,具体可一读《东亚教育浪费了太多生命》来体味一下;其次,在越发追求经济得今天,教师从业者得水平和职业素养,很值得考量,毕竟师且不专,从之何优?早些年,俞敏洪先生在做客某校演讲时,有谈到:“他本人大学四年每一年成绩超过一个人,最后他以倒数第五名,跟其他后四名的学生被留在了学校任教,所以你明白清华的教育为何一届不如一届了吧?”;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留校任教者,被选取的只是他们认为三流人才;而从俞敏洪后来的成就看,成绩差并不等同于成就就低。于此,很是对北方诸多学习感到不平,毕竟我知道那里择师标准很有特色;比方说,毕业之后的些许同学,没找见合适工作就考了教师资格证,以此来践行桃李满天下的初衷也非少数;而冲着假期多,活计轻松而任教者已能不再多;谈及初高中老师,倒是忙碌不堪,可大多也是为了些许中国特色目标
而在督促学生用心学习、复习、考试诸此等等;很显然,聊及此处,当嘎然而止,方为正道,毕竟现实大家都知道,可也都会举出中国国情四字,令你哑口无言,这一点同谈国足如出一辙(摊手千次);基础教育这事儿,之前有部《小离别》借助海清之口,谈得很是深刻。
司马迁老先生千余年前就叹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以为名为利而成为教师、医生、公务员等职业,这本倒是无可厚非的事儿,无所谓大德高尚,亦难说利益熏心;问题在于的是底线问题,一如『驴得水』这部电影所宣扬跟坚持的;譬如对于教师来讲,如果多半是以求利为驱动的选择,那么又怎能赢来令人尊敬的心态?更何况,于此更深沉的问题在于,社会发展的如今,知识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形态幻化更是变不停蹄;如若从教者,都不能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跟行动,固守老而陈旧的知识及观念,这比愚昧本身更可怕,以此育人,哈哈,这就如同取之泔水,以洗具器,有所涤荡,亦有所污。
当下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从事于IT这个行业,对于变化之迅速,已是司空见惯,却仍然被心惊胆颤;也许因为这一点,倒使得对于拥抱变化,保持学习这事儿,更显得比其他行业更迫切了些,甚至苛刻;但,处于长远求存得角度来,这就是趋势(至少在未来的20年内,将体现得越发明显,让我们拭目以待)! 随着人工智能越发先进,人类社会也将面临更为猛烈的变革;这当然利弊兼而有之,如何能在这瞬息万变的未来,趋利避害有一席生存的空间,我们能做的即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会学习,然后努力学习)。那么未来的人类社会当会如何?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让我们且行 且学 且歌 且探。
以上,于2016-10-28深夜 @深圳.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