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涯锦囊系列之职场晋升103 : 让卓越的工作习惯堆叠成你专属的职场标签

在职场上经常会有这样一些同学:他们怀着满腔热血,迫切希望做出一番事业,平时加班加点,比别人在工作上花更多的时间。但他们却发现两年下来自己仍然没有太多长进,得不到重视,于是开始迷茫,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事实上,有这种困惑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他们确实非常努力,但只是闷头苦干,没有把力用在正确的方向上,导致努力的效益很低。究其原因,这是因为他们在职场中对卓越和优秀的定义不明确,浅显地认为只要努力就能变得优秀。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追求卓越,成为优秀员工的正确方法。

1,老板眼中员工的4种等级

要追求卓越,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属于什么样的员工,和优秀员工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一般来说,在管理者的眼中,员工可以分为4个层级:

第一层,老板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这样的员工在职场中占多数。其中好一点的员工会有责任心,认真做完。而差一点的人会认为公司给我多少钱,我就出几分力,没必要花太多精力去打磨,只要做完就可以了。

第二层员工,老板给一个任务,他不但做完,而且保证质量,以做好任务为目标。这一层级的员工有较强的进取心,想要建立自己靠谱的个人品牌,获得老板的信任,以求日后能担任更重要的职责。这样的员工在晋升初级管理职能时,确实能达到目标,但越往后,会发现自己逐渐力不从心。

第三层员工不仅能优质地完成任务,而且在满足老板的基本需求之外,能够额外提供更多的有效方案,并且详细告诉老板每个方案的优劣势以及落地所需要的条件,让老板自己做选择。

至于第四层员工,属于可遇不可求的人才。他们不只是给老板更多的选择项,而且能从中理清任务的脉络顺序,找到问题源头,并且针对源头融入自身思考,制定出最适合当前状况的解决方案。

此外,第四层员工还能从任务中提炼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思考模型和方法论,有效预防此类问题再度发生,或者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时,能以最快的效率解决。

这四类员工,逐级往下分别对应着卓越和优秀的程度。认清与优秀员工之间的能力差距,知道自己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让自己的每一分努力有双倍的回报。

2.想都没想就拒绝, 代表了放弃了那1%成功的机会

除了认清差距之外,还要注意工作方法和技巧。

在职场上,我们可能会遇到老板分配的工作不合理或者方案不可行的情况,这很正常,毕竟老板在具体事项上懂得不一定比你多,不然他也没有必要来找你。

那如果我们遇到此类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哪怕你一开始就感觉方案不可行,也不要直接对老板说“Say No”,因为说“不”是容易的,但说“不”意味你甚至没付出任何努力,没有任何调研就直接拒绝。

我们每个人都是喜欢被赞同而不喜欢被拒绝的,一旦被拒绝的次数多了,那么对拒绝自己的人就会产生一种排斥感和不信任感,这是人性使然,哪怕是老板也不能免俗。

所以说,即使任务是艰难或不可行的,我们也要换种方式去处理。你可以说:“这个问题我去研究一下”。当你真的付出时间去认真钻研,你会发现只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大部分的事情其实是可以办成的。

然后你再回去告诉老板,如果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成本怎么样,收益是多少,最好还能列出其他的可选方案,让老板自己衡量做选择。让老板自己发现目前不具备完成这个任务的条件,同时也能充分显示出你在面对困难时,分析拆解任务的能力。

3. 交付稳定就是专业的表现

交付稳定是成为一名优秀员工的基本条件,是获得老板信任的基石。

如果你平时发挥不稳定,有时候表现90分,有时却只有50分,那这样的员工,老板很难相信你是一个靠谱的人。

即便老板知道你有交付90分的能力,他也不敢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因为他不知道你这次的表现是90分还是50分,他宁可找一个长期稳定在70分的员工去做。相对来讲,这样的员工更为靠谱,交付质量更为可控。

归根结底,这是预期管理的问题。稳定在65分的员工能给老板一个有预期的输出,即便知道交付的东西离满意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老板也能提前规划,为后续完善留有时间。

4. 经常沟通才能避免白工

在日常工作中,我常常看到有的年轻人在拿到任务后,闷头苦干,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向老板汇报或寻求帮助,只依靠自己解决,然后在交付时发现老板并不是非常满意。

这样的同学并不在少数。

他们有的人是因为性格内向,不敢开口寻求帮助,也有人是想通过独自解决问题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有的同学会可能说,“这有什么问题吗?如果老板不满意我再修改就可以了。”

这当然有问题。老板给你的deadline并不是让你交付的截止日期,而是任务完成,收到最终交付版本的时间。

在任务简单、顺利的时候,也许你原来的工作方法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但如果任务繁杂,又较为紧急,一旦出现你能力之外的问题,而你对其严重性又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汇报情况,很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老板也无法及时补救。

那有没有更好的工作方法呢?

当然有。

我们在接到一项任务后,最好把任务细分为多个阶段,每完成一个阶段,就找老板汇报情况,说明当前遇到的问题和进展,这不仅能让老板对项目整体情况有一个合理预期,也能让老板随着项目的推进做出新的思考,如果方向不对或者需求发生变化,能够及时进行调整,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如果一直埋头苦干,不抬头看看前路的方向,可能走上错误的道路仍不自知,等到发觉时,却发现走了太远,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够回头。

结语 : 心态致胜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点,在职场生涯里,卓越的工作能力固然重要,但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

吴晓波先生有句话,他说:“在商业历史的长河中,大人物决定历史的方向,小人物决定历史的温度。”

对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在这个商业社会中都是小人物,和优秀的前辈之间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切不可因此看低自己,失去登高望远的信心。如果自己还处于第一层员工,那就努力成为第二层,如果是第二层,就往第三层前进。

在浩荡奔流的商业历史长河里,我们不一定能成为光彩夺目的大人物,但无论当前在什么位置上,都要绽放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并通过自己的光芒去照亮通往下一个阶段的道路,让自己永远在进步的路上,这就是追求卓越的心态。

保持追求卓越的良好心态,做难而正确的事,持之以恒,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未来无论你的前路如何发展,我相信你能成为一个“人物”。

作者:Kenneth Man (文鲜明)

现为明略科技集团财务副总裁兼生态公司首席财务官 (CFO)。曾就职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入选德勤全球高管计划;并担任过财富500强百胜中国财务总监,参与2016年分拆在美上市的项目。曾多次带领专家团队完成大型上市 (IPO) 及并购交易 (M&A) 项目,并主导成功落地多个大型企业数据生态战略转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