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母亲早早就开始准备过年的零食。
地里挖回来的红薯,除了煮着吃蒸着吃,还有更多的,早就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洗得干干净净,刨净皮,切成片,薄薄的片,在开水中微微烫煮过后,躺在太阳底下晒干备用。还有用糯米粉掺和普通米粉加糖蒸熟了揉制做成薄片,再巧手捏成各种花呀蝴蝶呀可爱的形状,她的名字叫馓,也在太阳底下晒干备用。
这只是过年的序幕。
小年后,母亲带全家掸尘之后的一个静默洁净的夜晚,饭后,灶台收拾干净,灶下的火重新点燃,黑铁锅中倒入菜油,慢慢烧,油锅冒烟冒泡了,把红薯片投进去,金黄的薯片慢慢地挤满了铁锅,红薯片的甜香,挤满了小小的厨房,又从小窗户挤了出去,汇入村里甜香的洪流。一锅又一锅,米花干啊红薯干啊,在油锅中完成了蜕变,黄灿灿,香喷喷,甜蜜蜜,挤满了一个个大半年中空空如也的坛子罐子瓮等容器,给腊月里的孩子难得的富足和无穷的幸福与喜悦。
我们还每天竖着耳朵听村子里的各种叫卖声。熟悉的吆喝声一响,爆米花的师傅来了!大家奔走相告,聚集到了晒场。大米,玉米,豆子,全都准备好了,大人小孩,还要带上一些柴火和木炭,围住了爆米花的师傅,他,成了整个村子温暖的中心,快乐的心脏。
舀一勺小米或玉米或豆子,装进爆米花铁胆里,把盖子盖上,一个铁棍插过去,用劲地旋转,上好保险栓,架到炉子上,师傅左手风箱,右手铁胆,风箱一进一出,铁胆迅速旋转,炉子里的火苗牢牢裹住了黑乎乎的它,师傅的右手快速的旋转,火苗随着风箱呼哧呼哧的进出声一起一落,一高一低,终于,热力表显示温度和压力足够,师傅就会停下风箱,火苗很快黯淡下去,围在一旁唱啊跳啊的孩子们,一个个屏住了呼吸,双手捂住耳朵,像小麻雀,远远地散开去,却又忍不住回头,眼中有惊恐,又有期待。
随着一声巨响,一阵烟雾腾起,如奇异的魔盒打开,爆米花全部窜入了那个黑黑的麻袋里,几颗不听话的米花,从袋口蹦出,炸入人群,炸出一片欢腾。师傅麻利地把铁胆再转回去,重新开始新的工序。
大人小孩冲上前来,齐心协力,拎起麻袋,把爆好的米花倒入自己家的箩筐中,不忘一手抓了米花往嘴里送,一手抓起米花递给身旁眼馋的还没有轮到的伙伴分享,这时,米花香豆香四处弥漫,温暖,也不断地辐射,黄狗黑狗白狗们也在,它们在孩子们的腿间挤来挤去,挤出一种喧闹,一阵快乐。
大米玉米,在炉子中走了一趟,身形就变了模样,膨胀臃肿的身子,透露着一种富态,散发出诱人的甜香,孩子的嘴里塞得满满的,沙沙的声音不停响起,米香,让整个人变得柔软,大把大把地抓了往嘴里送,没有人会苛责,即使是最吝啬的母亲。这让孩子太满足了,可谓饕餮盛宴。
但豆子不行,比较珍贵。得拿回家去,派更大的用场。
几天前就浸泡了大米,糯米,珍贵的芝麻花生也洗净备好了,可能还有桔子皮,刚在灶口上烘烤得干干的,一捏就碎。还有珍贵的红糖冰糖麦芽糖,早早地从集市上请回了家。装着爆米花的箩筐抬回家的时候,家里的厨房,已经开始忙碌了。大口铁锅启用,锅底,松针送来绵软的火力,绵绵不断。锅中,泡好的大米糯米,一把一把,在小竹帚的帮助下,每一个毛孔,都接受了温暖的洗礼,于是换上了金色的新装,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几十斤的炒米和几斤炒豆子,躺在箩筐中,静静地等待甜蜜的约会。
炒米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米胖。
最珍贵的糯米,花生,芝麻,红糖,桔子皮,留存在一边,待集市时,到有石磨人家,磨成细细的粉,它的名字叫“额嗯‘’,发音轻软柔情蜜意。她又香又糯又甜又有营养,是远嫁的女儿,馈赠给慈爱的母亲最好的新年礼物。这种传统一代代传承下来,到今天,即使物质丰盈的今天,依然有传统的母亲,就好这一口,就爱这份情。
过年前母亲会带着我,带着它,还有自己挤时间织的帽子、做的鞋子,早早地去看外婆,外婆床前的桌子上,也会摆着同样的一份,那是大姨的心意,我懂。小脚外婆的冬天大多是在床上度过的,有了它,外婆的胃,不会空,外婆的心,不会冷。
红糖冰糖白糖麦芽糖,在锅里融化,不停搅拌,这叫熬糖油。糖油熬到恰到好处时,筷子一点,挂旗了。爆米花,炒米,花生,玉米,芝麻,或单独或一起,放入锅中,一起搅拌成团,热糖油温柔裹住所有的食材,完成美丽的裂变。立刻起锅,放入大案板上木制的框架中,用工具用力压平,待冷却后,再快刀切成条状,再切成片状,各种冻米糖就大功告成了!放到铁皮箱子里,放到坛子里面贮藏,在腊月在正月,冻米糖是待客的佳品,是茶余饭后的零食,芬芳了寒冷的岁月,慰藉了饥渴的心灵。
切冻米糖,还得有特别的技巧和窍门。
记得那时厨房的门和窗都得紧闭保暖不透风。大家说话轻轻悄悄,笑语晏晏,小孩子也不会大声喧嚷,大家都会静静地等待。据说,这是请糖神。不然冻米糖会一刀切去,散成一堆,会不成形,而且颜色寡淡,不再是色泽诱人,酥脆香甜。我真见过别人家冻米糖失败的模样,记得那家人懊丧失望的样子,那真是让人深深遗憾的记忆。
切糖的师傅除了母亲还有要好的巧手的邻居。大家互帮互助 ,完成一个浩大的甜蜜的工程,直到夜色阑珊。有些人家厨房不够宽敞,摆不下巨大的案板等场面,母亲总乐意出借自家的厨房,乐意做好一次次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忙碌的腊月让我家的厨房为村人创造源源不断的甜蜜。
现在的超市里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小包装的冻米糖,各种品种花色,有很多是我小时候所不曾见过的,也是不可想象的。但我们总是觉得,有些太硬了,有些太甜了,有一些也未免太香了。是啊,现在的甜蜜实在是太多了,太容易得到了,各种甜点各种巧克力,各种水果,让甜蜜失去了节制,失去了诱惑,也让我们失去了幸福的感受。看来老祖宗“不时不食” 的教诲,不仅仅适用于物质匮乏的年代,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依然有现实的意义。延时的爱,让人更懂得珍惜。
菜市场的摊位上,师傅当场熬糖,现场制作冻米糖,顾客盈门,不见门窗紧闭,也从未见过失手的。想来当初的失败,大多是因为熬糖火候欠佳,总之是技术不过关吧。
但我觉得切冻米糖时要请糖神,小孩子要恭敬庄重不可吵闹哭叫,这样的教育颇为神秘有趣。还有诸如请财神,请灶王爷,请土地公公,谢年一系列的活动,让童年的我们对年充满了敬畏,浸润在这些最接地气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慢慢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