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与信仰对话”专题讲座
开篇
为喜迎十九大,引导学生坚定跟党走的信仰与理想,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与信仰对话·飞young中国梦”海关学院专场报告在图书馆国际报告厅举办。活动特邀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吴晓明教授作了题为“哲学与我们的时代”的宣讲报告。
讲座内容
报告在民族复兴问题的解读中拉开序幕,吴晓明教授引用生动事例,结合时代特点,指出哲学并非脱离时代、与大众无关的高深学问,而是“智慧之学”,是时代的精华,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他认为,不同的哲学象征着不同的文化,哲学是人们的基本类型、民族精神的基本样态,阐述了知识、学问与思想的不同。吴教授点明当今社会思想最大的障碍是外部反思,即有学而无思。
对于如何寻求开启思想的方法论钥匙,吴教授认为要掌握哲学上的批判方法,其核心原则是“澄清前提,划定界限”,向外学习,用批判的方法来开启思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培养批判意识和自由思想,将所学知识灵活致用。
他鼓励我校学生主动关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自我哲学素养,逐渐形成积极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吴教授的报告思路清晰,富有逻辑性,引发在座师生对哲学和时代关系更为深层的思考。
吴教授的专访
在这次讲座中,我们有幸采访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吴晓明教授,那么他对信仰与哲学有什么看法呢?
讲座结束后,吴晓明教授接受学生代表采访
同学们的感想
在讲座中,同学们收获良多,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收获吧!
海管1604班 丛义恒
今天上午,我很有幸参与了本次讲座,可以说我对哲学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哲学,原本是很玄幻、很高深莫测的存在,而吴老师的几个故事,直接就把哲学拉到了我们大家的身边。哲学,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智慧,是与知识的多少并不直接相关的智慧,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哲学,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哲学与时代的背景相融合,相适应,摒弃思想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为中国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讲座开始前同学们有序排队签到入场
海管1604班 李来虎
这个讲座让我想到了,不要刻意的生搬硬套,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要善于学习。国家也是,改革创新才是唯一的出路,将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不能一味的模仿。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内容
总结
时代发展,思想引航,“与信仰对话”作为我校思想引领的品牌活动,始终致力于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和人物风采引领青年学生追求崇高精神、确立人生信仰传播正能量,鼓励我校学生坚定信念、强魂筑梦,为即将召开党的十九大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讲座专家介绍
吴晓明,1957年7月出生于上海。哲学博士。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本科生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并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哲学)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哲学)副主任委员、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等职。主要著作有:《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科学与社会》、《形而上学的没落》、《哲学之思与社会现实》、《思入时代的深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