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大宛国不仅不想给汉朝汗血宝马,还杀了汉使,抢走了所有财物。刘彻盛怒之下任命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将军,出兵西域,要把汗血马全抢回来。
由于汗血马被藏在大宛国的贰师城中,所以李广利也被称为“贰师将军”。从后面事情的发展来看,对于这个头衔,李广利只占第一个字。
这次出征,正规军有六千骑兵,相比赵破奴的七百人已是超豪华阵容,但为了进一步壮大声势,刘彻又从属国和诸侯国征调了数万军队。史书对这几万人统称“恶少年”,顾名思义就是流氓部队。
刘彻为什么要用流氓部队征伐西域呢?主要是出于两点,首先基于赵破奴七百人可以灭掉两个西域小国的认知,刘彻对西域人的战斗力根本没放在眼里;其次,动用大批正规军出征是要花好多钱的,前面讲过,由于与匈奴作战多年,汉朝国力损耗严重,用流氓部队可以大大降低财政支出。
公元前104年,戏班子出身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带着六千骑兵和数万流氓向西域出发了。此去真是山高路远,也难为了李广利,他出征西域可比卫青和霍去病打匈奴的行军路线长多了。军队出发时带的粮草支撑不了太长时间,后续只能靠沿途西域各国支援补给。
此时的大宛国也在密切关注着汉朝的动向,听说汉朝真出兵了,便马上联络西域诸国,重申睦邻邦交,把唇亡齿寒的道理灌输一番,要求各国不要给汉军提供粮草和水。
当李广利的大军到达罗布泊(塔里木盆地东部)时已是粮草紧缺,但周边小国早就被大宛洗脑,拒不提供补给,李广利无奈,只得开打了。
李广利和李广只差一个字,但差之一字,谬以千里。人家李广是武将世家出身,打仗是看家本事。而李广利则是昌人世家出身,别说打仗了,估计打架都不知道从哪下手。
其实李广利没有什么宏伟的人生目标,靠着哥哥李延年和妹妹李夫人,自己的小日子过得不错,混来混去这辈子也就混过去了。可没想到刘彻非要打造他,锤炼他。要把这么一块料打造成战神,真是既考验李广利,也考验刘彻。
面对贫瘠的西域,“弹尽粮绝”的李广利爆发了求生本能。他对不提供补给的小国统统开打,不会指挥就瞎指挥,打不下来就换个地方再打,偶尔碰上了“软柿子”就赶紧进城筹粮。于是他这一路打打走走,走走打打,就来到了郁成城。
当他站在郁成城下时,清点了一下人数,出发时的几万人现在只剩下了几千人。那些人都哪儿去了?其实攻城攻死的没多少,多数是在路上渴死和饿死的。路途遥远、艰难,消耗实在太大,真应了大宛国王的那句话“汉朝想打大宛,能活着走到这儿就不错了”。
接下来损失惨重、身心疲惫的李广利要如何攻打郁成城呢?我们下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