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有效沟通: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崔佳
04 服务即关爱
良性的师生关系绝对不是从指责学生开始,而是从以身作则开始的,否则如果学生反过来给你来一句“你都不干,凭什么让我们干”,你就会哑口无言了。
05 尊重即关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安全感、愉悦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才能遵守规则、相互尊重。
如果发现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睡着了,怎么办?有些老师会朝这个学生扔粉笔头以示警醒,有些老师会突然叫他回答问题让他难堪,有些老师会让同桌站起来,因为他没叫醒睡觉的同学,这些都是惩罚的方式,而非尊重的方式。尊重学生的方式就是临时组织2分钟小组讨论,大家的讨论会把他吵醒,如果他还醒不了,你就趁大家讨论时,走到他身边,悄悄用手指头点他一下,把他叫醒。你不要持续关注他,也不要露出皱眉头的表情,你只要淡淡地、亲和地朝他笑一下,然后把讨论主题告诉他。你的做法会让学生安心地听接下来的课程,这是最重要的。课下你还可以继续关心他:“昨晚是不是没睡好?要怎么做才能下次上课的时候不睡着呢?”
尊重即是关爱。每一个被问题困扰的学生都是一个需要被尊重的学生。尊重是帮助学生调整自己处理问题方式的前提。
07 关爱学生不等于牺牲自我
关爱学生不等于牺牲自我。当一个老师失去了爱美之心,疏于对家庭和孩子的照顾,丧失了读书、锻炼的自我成长时间,完全投入到学生身上的时候,也就是他失去自我的时候。
关爱学生,先要学会关爱自己。自尊的人才能被尊重,也才能教会别人尊重。
爱不是牺牲自己,爱是让自己像一束光,照亮其他人。况且,关爱学生的范围很大,绝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也绝不是对他们有求必应。关爱也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关爱自己,而不是一直让其他人来关爱他。
老师无须是“蜡烛”,但必须是“火种”,是能够点亮学生内心世界的“火种”;是“光源”,既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学生;是“营养”,既能滋养自己,也能滋养学生。老师的职业特征,说到底,是凭智慧开启智慧,用文化创造文化。
老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