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是对自己思维冲击最大的一年。为什么这么说呢?以我自己的性格来论,我偏爱于在不紧不慢,不争不抢的世界里缓缓展开我自己的生活,不被关注,不被打扰,但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影响不了别人,但要坚持自己。正是这样的性格,我告诉自己不要冲到最前面,因为会失去自己的生活,会忽略沿途美妙无比的风景,但也不要留在最后面,那会找不到生活,被留在黑暗的影子里。但自己所想所坚持的这一切都被打破了。学校的革新在前所未有的动力下前行,而深处其中的我们也被置身于洪流之中,时而迷茫困惑,时而前行思考,所有的正面与负面,激情和疲累都在这一刻交织。校长说,这是改革必然带来的阵痛,我们要做的是面对这一切,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我也自知,偏安一隅,闭门造车的时代早已结束,只是,置身其中的自己又要如何革新自己的观念,提高自己的行动和创新能力呢?与其被迫,不如自救。
同样是在这一年,接触到了太多的核心关键词:课程,核心素养,创造力,steem,绘本,共读,还有课题研究等。一瞬间,发现自己要做的很多,不会做的很多,需要反思的很多。原来,我需要跳出井来看世界,拆除思维的墙,重新更新观念,寻找方向,学会思考,学会分析批判,学会创造和表达。只是从何入手呢?那么多的问题,而我只是一个老师。思来想去,答案只有两字--“大”和“小”。
何为大?宋代哲理诗人朱熹诗语:昨夜春水江边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与其枉费这无穷尽的推移力,不如积蓄这春水般自然无穷的力量。这春水便为大。苏轼《杂说送张琥》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这博观厚积更是大。
意郁达夫先生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细沙里有戈壁滩的影子,一片花瓣里有春天的影子;一个学生身上有家庭的痕迹,一个课堂蕴含着一位老师的思想。作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老师,我们没有恢宏的理论,但我们的手中却有无数的微笑的案例可供自我研究。味着创造和发散,微观意味着细节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