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巨流河》讲述到抗战胜利之后,出现了一个名字:张莘夫。而碰巧的是,关于张莘夫的一部分历史,在另外一部讲述现代中国的非虚构写作中有记录,这本书为《工厂女孩》,作者是张彤禾。而张莘夫是张彤禾的外祖父。
在张彤禾的这部作品中,作者有意增加了一部分家族历史。因这样才能将作者与这片大陆的好奇联系起来,对于张彤禾来讲,这片祖先之地是如此的陌生和难以理解。而关于家族的一些记忆成为了桥梁。王珮的书评中曾说这一段家族历史有点突兀其来,与主旨无关重要,而我却不这么看。
在张彤禾的介绍中,对张莘夫的遭遇也是仅剩片段。不过从现在的一些历史考证来讲,凶手指向同一个组织。这段故事发生在抗战胜利,国民政府与中共势力在东北收复角力之时。
张彤禾通过这篇文章讲述了此事,而齐邦媛先生则是同乡人的身份,在西南一隅经历了此事带给自身的震荡。同一件事,分别映射在两个人身上。
张莘夫是张彤禾的外祖父,也与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相识。而张彤禾对于中国大陆的作者可谓一闪而过,那么《寻路中国》的何伟---彼得 海勒斯就应该识的多点了。张彤禾是何伟的太太。他们两人在中国写就一些非虚构文字。
在埃及革命前,何伟和张彤禾据说在那里生活着。这就是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的跨界旅行。甚至是不相干的书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