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史湘云,口直心快,行事豪爽,喜男子装束,十足二小子一枚,自诩“是真名士自风流”。身出名门世家,父母早亡,孤苦伶仃,依靠叔父生活。曹雪芹安排这样一个让人心生怜爱的人物,是否想告知世人,并非所有光鲜的生命都会一帆风顺,苦难,不会刻意怜悯任何人。
史湘云襁褓中被贾母带到贾府抚养,自小与宝玉一块长大,贾府奢华富足生活,并未让史湘云染上任性,目无他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家小姐病。
叔父家经济不宽裕,日常生活嫌费用开销大,府上没有安排针线上的仆人,湘云在叔父家,整日与婶婶一起忙针线活,生活劳累,单调,枯燥。第三十六回,史湘云在贾府住了一些日子,史家派人来接,临走湘云眼泪汪汪,万般不舍,悄悄对宝玉说:"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我来,你时常提着打发人接我去。"读自此处,不由为这个失去爹娘疼爱的孩子伤心。世间的事,原本如此,人一辈子不可能都是坦途。作为爱说,爱笑,爱热闹的湘云,史府的拮据,清冷,在她眼中便是一座活人墓。
史湘云天资聪慧,自小在贾府受过良好教育,才思敏捷,是海棠诗社活跃分子。所作《供菊》:“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可看出湘云才情,更能体味到她高洁的人格操守。
相对于多愁善感,孤高傲慢,尖酸刻薄的林黛玉,史湘云更喜薛宝钗。宝钗的善解人意及为人做事风格,让史湘云打心底佩服。薛宝钗提议安排的螃蟹宴,解了湘云之困,从吃蟹这件事可看出湘云的为人。吃螃蟹时,并没有忘记姨娘,及下面的奴仆丫鬟,难怪大观园上上下下都喜欢这个“开心果”姑娘。
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情节描写,可看出湘云的豪爽性格。芦雪庵赏雪作诗,湘云专门要了生鹿肉,其他姑娘觉得脏,血腥,她却坐在那里烤着吃,一面吃,一面说:“我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这种生猛举动,想必也只有湘云能做得出。后听到林黛玉打趣嘲讽说芦雪庵遭劫,要为此哭一场时,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宝玉等人生日那天,湘云表现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真性情:“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湘云醉卧芍药茵,活脱脱展现出不拘小节的魏晋名士风流。读自此处,让人直呼过瘾,不由想起一首有关酒的诗:“百年无限意,天地一杯中。大梦留香远,豪情古今同。何当共明月,一醉向西风!”
人生短短不过百年,若能将苦难,活出湘云的洒脱,此生,也不枉来世上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