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走出办公室,去接触人,才是在做事”的感悟,今天行动力也是超强的,因此过得很充实。昨天说了,我要做一个实验员和研究员,每一步测试都要做个记录,这就是我的第一篇实验日志。
上午翻看儿童思维游戏的书,看到一个小实验,怎样用一张纸支撑一杯水,感觉好有意思,自己试了一下,把纸折成很多褶子,一放杯子果然成功了,书上解释的是压强变小什么的,很简略没看懂,又去翻其他科学实验的书,发现有类似的,但是是把纸弯成拱形,又举例拱形桥、拱形门是很坚固的,也没说清原理。于是,我就联想生活中什么是像第一个实验那样是很多褶子的,突然想到前几天扔的包裹纸盒,硬纸板内部就是这种褶子,我又扔了的硬纸板找回来一看果然是。纸箱又叫瓦楞纸箱,查询“瓦楞”,原来瓦楞就是我们常见的屋顶波浪形瓦片,进一步有知道了“石棉瓦”也是常见的瓦楞装建材,瞬间觉得科学好奇妙呀!生活处处都有找到运用的例子,来帮助我们去寻找规律。
突然灵机一动,与其费大力气找人来试听课程,不如就放学摆个摊,做个小实验,孩子家长路过就能看到参与,很便捷,而且他们的反应也一目了然。
说干就干,找了办公室有的一些材料,把支撑水杯,变成“小汽车过河”,有故事性又不会造成水洒的麻烦。先从内部人测试开始,博一进办公室就让他挑战这个小实验,第二次成功,他也觉得有意思,遂阐述了街头实验的想法,得到赞同。下午刚好来了一位学生物的大学生志愿者——元君,也让她来挑战这个实验,一次就成功,她很开心,还帮助我查找是什么原理,询问学物理的同学,并且表示很愿意参与到这类课程的开发,有趣的事情能和自己的专业结合,一下就激发了动力。
放学了,我和元君在校门口摆了个小摊,竖块板写:用一张纸搭桥,帮助小汽车过河,你能做到吗?一个小女孩过来了,接着好多小朋友也跟着过来凑热闹,大家纷纷抢着拿纸“搭桥”,孩子们大多数都是对折,或者再对折,有的孩子试了一遍不行,还是反复用原来的方法再试,还是不行,看到其他人这个方法失败了,也依然要尝试这个方法,不是自己亲自实践就不相信,直到我说:大家都看到,这个对折的方法试过了,不行,我们不要再用这个方法了。于是,有的小朋友才开始尝试新的方法。这时,一个路过的家长也过来凑热闹,说这个很简单嘛,拿过一张纸折成“瓦楞”状交给我,就头也不回潇洒地走了。我接过来,给孩子们展示,成功了!于是孩子们纷纷效仿,一个个瓦楞纸递过来让我试了一遍又一遍,一定要亲眼看自己的瓦楞纸桥成功,别人的成功“不算”。我又问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小朋友摇头。我又问,生活中有什么也是这种一个褶子一个褶子、波浪状的,有个小男孩回答:扇子!这是一个我没有想到过的答案,总觉扇子的这种形状是为了减小面积携带方便,和稳固受力没啥关系,接不下去了,又问“还有呢?”孩子们想不到了,于是我指了小卖部的顶棚,孩子们看过去,也是波浪状,顺势说了这种形状屋顶就像我们的纸桥一样会很坚固,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纸桥更坚固吗?于是,孩子们又开始尝试,一位四年级的孩子折成三角形状,我猜是课上老师讲过三角形是最稳固的,然鹅一试验,在这道实题中并没什么卵用。另一个孩子递来了只有三折的大波浪桥,玩具小汽车一上去就没立稳,倒下了。一个孩子做了“古代案几”状的桥,意外地成功了,真佩服孩子们的创造性!
今天的街头实验发现:1.这种有趣的动手实验,能吸引很多孩子。2.实地参与的家长只有一个,家长围观的也不多,我猜可能看到都是孩子围在这儿,以为是小孩的事。而且只顾着照顾孩子,没有邀请家长参与,向家长宣传。下次可以试试摆两个台,大人小孩来pk,直接邀请家长参与。3.孩子们的行为印证了《发展心理学》关于“自尊”的阐述,童年中期的孩子需要获得“胜任感”,即认为自己能掌握技能、完成任务,这会帮助孩子建立自尊,高自尊的孩子,最初失败后,会继续尝试新策略,直到成功,低自尊的孩子碰到困难,仍会重复失败的策略,慢慢地就会感到无助,放弃或是转向更容易的任务。在学校学习时,有的孩子学不好厌学,自尊自信越来越低。这就需要通过其他事情,也是我们正在做的,让孩子获得这种掌握技能、完成任务的感觉,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往往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就补课,多做题,但根源问题的解决却可能是要通过课业之外的事。想到一个成语“围魏救赵”,很多问题,直接解决难,跳到外围,别的途径,反而迎刃而解了。而这个“魏”(别的途径)一定是和“赵”(要解决的问题)有着某种不显眼的联系,这就需要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去深入寻找和发现与问题相关联的各种因素,甚至看似最微弱的关联,可能就是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