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写的内容都是穿了什么衣服,佩戴了什么金银首饰,吃了什么饭菜,同什么人饮茶喝酒说闲话,这类琐碎的内容。有人说它们没有对终极关怀的探索,没有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其实这是误会。
《红楼梦》开篇诗就说,“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金瓶梅》开篇诗说,“豪华去后行人绝,箫筝不响歌喉咽。雄剑无威光彩沉,宝琴零落金星灭。玉阶寂寞坠秋露,月照当时歌舞处。当时歌舞人不回,化为今日西陵灰。”
这就是它们揭示的人生意义,到头来“尽荒唐”,终究是“西陵灰”。连描写建功立业的《三国演义》开篇也说“是非成败转头空”。人间不值得。负能量爆棚。
中国古典小说,能给人振发向上激励的,几乎没有。色空说,虚无感,是明清小说的主色调。正能量只是偶尔迸发的电光石火,唯颓废与丧才是人生的底色。
中国古典小说不涉及终极关怀与拷问人生意义的问题,这个话题,在我看来,准确地说,不是不涉及,而是没必要涉及。金瓶梅、红楼梦、三国演义的开篇诗词,说明这一问题已经有了答案:所谓“终极”,所谓“意义”,便是尽荒唐、西陵灰、转头空。意义到头来就是没啥意义,只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便是中国人历经几千年而取得的生活经验,人生的色空、虚无、幻灭,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活在当下,紧抓眼前吧。于是,他们在古典小说中,写吃,写穿,写喝,写菜谱,写衣服的纹饰,写盛酒的杯具,写桌上的茶点,写宴席的大餐,写吃饭列席的座次,写床,写被,写椅,写凳,写床笫之欢,写打架,写骂街,写迎来送往,写尊卑礼数……总之,写一切零零碎碎,就是鲜有涉及人生意义之类的话题。
圣人说,“食色性也”,民间俗语有云,“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圣人与凡夫俗子,都不约而同地抓住了人生的根本。偶尔有人发出“平生之志,不在温饱”这类声音,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异数。“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我们拥护李自成造反,也是为了吃喝不纳粮,而非为了公平正义这类虚无缥缈的东西。作为活明白的中国人,明清就不说了,就说现在,我们追求的,不也是多一点的钱,大一点的房子,好一点的车子吗?
我一个朋友说,中国人的安于世俗生活,“活明白”了,这是好事,否则,就要到宗教那里寻找答案或者慰藉。这是很有道理的,安于世俗生活,便不再需要宗教——因为宗教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已经想明白啦。没有宗教也就没有了虚妄的追求,不会在这种虚妄的追求下,假信仰之名,行妨碍别人杀戮别人之实。
但我对“这是好事”的答案还是拿不准,我们活明白了,缺乏拷问人生意义中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很多理念,便也无法惠及我们。所以,我们看似早熟,实际是智慧的早衰,过早得到的答案——即便它是正确的——说明我们头脑的偷懒。鲁迅说,中国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坐稳奴隶。此说真是高度精炼并且精准。我在想,这和我们的“活明白”是否有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