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忙,开学了,很多的准备工作。
收到了一位妈妈的求助:说孩子让自己很头疼,秩序感不强,每次警告也没有用。专注力不强,有时候在屁股上抽几下还是坐不住。一开学她又愁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怀疑孩子这样是否正常。
利用早起的一点时间,赶紧回复她:
XX妈妈,你好。刚看到你的留言,很理解你作为妈妈的心情。
XX是个有想法、有主见并且能量满满的孩子。我看到你在留言中,因为线下英语课孩子乱跑,很担心孩子没有秩序感,并且在平时除了听故事,专注力不是很强。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好动、专注力不强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以,幼儿园的课程都是以故事和游戏的方式为主,小班幼儿的课程时间设置是15-20分钟。
正如你说的,当妈的肯定希望孩子在各方面能做的更好,你能及时关注到孩子的特点并寻求解决方式,说明你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很有责任心。七月有这样爱她、关注她的妈妈,一定会越来越棒的。
根据你的描述,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首先,理解孩子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接纳孩子身上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也许,有的妈妈正在羡慕七月身上自信、有想法的特点呢。孩子呈现出这样那样的特点,都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礼物。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把握做事的“尺度”和“界限”,怎样利用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所以,尽量不要打骂孩子,这样,会让一个有想法、有主见的孩子更加地不愿配合。
在理解和接纳孩子的基础上,尝试和孩子有更多的联结。具体怎么做呢?比如,经常和孩子聊天,玩游戏。当孩子有情绪时,不要打击她,骂她,试着共情孩子,尝试理解孩子的心情。试着说出孩子的情绪(妈妈知道你现在有点委屈/难过/无聊/孤单……),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你想哭的话,妈妈可以陪你。你想一个人哭一会,还是妈妈抱着你哭)。平时多和孩子联结,孩子觉得父母理解自己、懂自己,在其他时候,当然会更愿意配合和合作。我看到你说,平时工作忙,不过,陪孩子不单是时间长短,陪伴质量也很重要。也许,大人的一句话、一个拥抱、俯下身子和孩子玩闹的十几分钟,比没有质量的长时间陪伴更有效。
我觉得还应该注意的一个点是,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坚持。提要求之前,考虑好这个年龄的孩子能不能做到,如果是合理的要求,提出后,便不能改变原则。当孩子挑战规则时,大人不打也不骂,但要明确地告诉她:不可以。即使孩子哭闹,也不要随便改变规则。那样的话,孩子就会认为,哭闹、不配合没有关系,反正大人是可以接受的,反正最后都是大人妥协。
你可以先试试这些方法。
一点拙见,谢谢你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