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大概是我们这一代人一直在纠结的问题吧!我们总是心心念念地要把工作与生活截然分开,不让工作去干扰生活,不让生活去影响工作。
对呀,每天逼着自己早起不说,还要经常加班,这般辛苦工作不就是为了下班后能够好(尽)好(情)生(玩)活(耍)吗?
且来看看这位被咪蒙称为性冷淡却能靠热忱和坦诚打动人心的作家、书商、总编辑、企业家、生活美学大师(他的头衔真的好多,这得益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在41岁的时候,他接手了一本老年专刊《手帖生活》,这本杂志在1948年就创办了,几十年来就像空气一样渗透进日本人的生活,辉煌时期单期就能卖100万册,然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却沦为了欧巴桑专刊,销量爆低。
接手三年后,松浦弥太郎将其捧成了文青和家庭(内容大换血)都爱看的殿堂级生活杂志,这本杂志起死回生,在竞争日益剧烈的杂志行业里,其单期销量上升到16万多。
在我们常人的思维里,一定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员工们拼了命地加班加点工作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吧!
然而,事实却恰好相反,松浦君为员工定了一个他们都爱死了的规矩:
早上9点上班,
下午5点半必须准时下班;
周末绝不可以加班;
每个工作日要参加两次茶歇;
要安排时间陪孩子,做饭,
和朋友看电影。
对如此人性化的规矩,他说:“如果你不懂得生活,你怎么让读者懂得生活?”
读到这,我们可能会想,之所以这样定,无非是因为他们做的杂志是生活杂志。可是再仔细思考一下,这种行为不就意味着工作人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提取灵感、培养美感,无异于随时随地都在为工作效劳吗?
1、那么,生活和工作到底能不能分开?
“三十岁中期之前,我的人生理念是‘努力工作’,三十岁中期之后,变成了‘好好生活’,现在又变成了‘生活=工作’。”
——松浦弥太郎《正直》
在《正直》一书里,松浦弥太郎先生向我们坦诚交代,在他年轻的时候,最理想的就是“生活>工作”,并一直坚持这种信念。然而,坚持了一段时间,他就发现这根本就是行不通的,因为他发现工作也好生活也罢,都没有真正地互不干扰过!
他仔细反思自己的过去,作为社会的一员,事实上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工作,如他自己所言“我的人生大部分都被工作所占据”。
即便想通了,他也特别不愿承认这个事实,因为几乎所有人的固定观念都在宣扬“生活为善,工作为恶”、“生活是光明的,工作是阴暗的”,松浦君也是被这种大家传递的观念所束缚着。
他一直立志要做一个对自己坦诚的人,于是,他才肯坦然承认“我的全部都是工作”这一事实,心情反而变得轻松了,倒是不用再去纠结了。
当然,松浦君也承认工作是充满压力的,虽然不能说生活完全没有压力,但是工作更加严酷,充满了艰辛。但是,承受压力不就是为了学习吗,这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一环,永远都待在舒适区,那就永远都不会有进步可言啊!
对此,记得蔡康永有一句箴言:“当我们在说好想要这个那个的时候,通常少讲了几个字,我们的意思其实是我好想要什么都不做就得到这个那个。”
很多人既想要安逸无忧的生活,却又不想付出努力,能力和欲望不匹配的时候,就会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然而,《正直》一书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将工作和生活划分清楚的人还有一个最为本质的原因,那就是这工作压根就不是我们所喜欢的!这样的话,哪怕在公司多待一秒钟我们都会觉得煎熬吧!
2、到底该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事实上,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是少之又少的。除了那部分谈不上喜欢、做什么都可以的人之外,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在自己厌倦的工作中艰难度日。有的人习惯了,便日复一日,如此机械一辈子;有的人难以适应,便一筹莫展,陷入纠结痛苦的深渊;当然也有很少一部分人,像松浦君一样,敢于用自己有限的人生去追寻真正爱的工作,以及,生活。
松浦君不喜欢上学,觉得那是一种机械化的教育,于是没有读完高中就辍学了,所以没能找到安定的工作,靠打零工过日子。他曾做过建筑工地的工人、点心店的厨师和服务员,还做过传单派送员、搬家公司的工人、售货员以及大厦里的清洁工。
有时候甚至遇到不合适的工作,只干一天就辞职了!
“即使穷尽一生,我也想找到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我一直拼命地寻求这个答案,所以不停地换工作。当然,这也是为了生活。”
——《正直》
松浦君如此坦诚地为我们展现了他年轻时的活法,简直就是一枚“叛逆少年”啊!
在他十八岁、英语极其差劲的时候用尽了所有积蓄,毅然决然地去了美国,做了不少苦工,终于在他35岁的时候创立了移动书店m&co.traveling booksellers。
或许正因是不断地尝试,他才找到了自己所追求的生活美学。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写的书(《100个基本》、《像我这样轻松地生活》、《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写给十年后不后悔的自己》等)都成为了畅销书。
他用打棒球的原理告诉我们,选手必须寻找到最佳击球点,才能有出色的表现,在最佳击球点范围外的区域,就不会有最为出色的表现。可如果不试着去击球,就不会明白哪里是自己的最佳击球处。
尽管可能击打不到球,但也一定要去打;尽管不一定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工作,那也一定要去找。这需要勇气,同时也有极大的风险,更可能会让你颜面扫地,一无所有。然而成功的人们却总有极其相似的地方,他们对待失败总是这么一致:毫不畏惧,坦然接受。
“我认为我们应该承认自身会有巅峰,也会有低谷。应该坦然接受,应该积极面对。我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正直》
松浦君认为,一切都值得尝试,因为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
他以这种方式开展自己的工作,不是这也想干,那也想干,而是要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自己真正拿手的方面。
“进入社会,二十岁、三十岁是击打各种球的时期。这也是年轻的时候应该做的事情。要不断地练习击球,直至手上的水泡破裂。”
——《正直》
由此看来,千万不要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就一心期待着退休了,因为我们的人生明明还有无限种活法在等着我们去探寻呢!
兴趣有了,发自内心的坚持不懈也有了,坦然面对挫败感的勇气也有了,成就感必然会随之而来,再来看最初的问题,工作与生活,还有必要分开吗?
工作也好,生活也罢,不过都是一种享受罢了!
而《正直》,恰是一本可以教会我们坦诚对待自己与世界、工作与生活的不可多得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