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短视频 头部市场 平民 去中心化 记录和分享
字数:2419,建议阅读时间:6-8分钟
2017年,是短视频行业非常火爆的一年,短视频平台已经超过100家,包括BAT在内的巨头相继进入。而短视频行业,已经从蓝海进入红海,市场格局和业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几十秒的短视频,可以是搞笑、美妆、舞蹈、音乐,甚至是猎奇,不管是哪种内容,其目的,都是要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2016年,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提出了“国民总时间”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短视频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光是同行业的其他平台,还包括知识付费、电视、游戏,社群,一切需要占用用户时间的产品和服务,都互为竞争对手。
一个几十秒的短视频,通过各种不同的平台,有可能会触达百万、甚至亿级的用户。从一对一的表演,到分发给上亿的观众,移动互联网将短视频从消耗时间的服务,变成了边际成本趋于零的产品。
而我们知道,产品是头部市场。这意味着一方面,短视频的创作者,将面临异激烈的竞争,只有那些足够优秀的,才能成为头部,大部分人会成为参与者,就像游戏中的免费玩家;
另外一方面,对于平台来说,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这个行业同样具备网络效应,好的内容和用户互为正反馈,最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就和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一样,剩下的2-3家,将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想想也是,同样是短视频,100多个APP,你会装几个?一般人就是1-2个吧。剩下的,只能是倒闭,或者苟延残喘。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会选择目前短视频行业的几个头部平台,从它们的发展变化,来体会短视频行业的进化和变迁。
首先我们要谈到的这家公司,就是快手。这是短视频行业目前用户数最多的一家公司,但是它同样面临着自己的困局,这些困局,是由其自身的基因和发展路径决定的。
根据网络数据,截止2017年11月,快手APP的日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1亿,进入“日活亿级俱乐部”,总注册用户数据已经超过7亿,每天产生超过1000万条新视频内容。
2018年1月,联通大数据发布当月APP沃指数排行榜,快手以月活跃用户数33182万人居于榜单第8位,而在此前的2017年11月、12月沃指数排行榜中,快手同样居于第8位,近三个月排名稳定。
在户均月消耗流量排行榜中,快手以634.93MB大幅领先于520.91MB的微信、489.95MB的哔哩哔哩动画等APP,继续稳居第一。
这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又是如何崛起的?
快手是一个通过短视频记录和分享的UGC平台,用户自己生产内容,通过上传短视频以及直播的方式,来分享自己生活和创意,并和粉丝产生互动。
与抖音等新锐平台不同,快手的用户定位是“社会平均人”,用户主要是分布在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根据网络数据显示,快手用户中,90后和00后用户占比87%,00后用户占比46%。主要用户群是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和打工青年。说的比较直白,就是面向平民大众的平台。
目前的快手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不设置话题,不发展大V。虽然也有明星上传视频,但是快手不会给与这些视频特别的优先权,而是统一通过快手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对内容进行筛选和排序。因此,快手更多是给了普通人一个展示自己、参与社会表达的机会。
按照马化腾的说法:“快手专注于服务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记录和分享,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一款非常贴近用户,有温度,有生命力的产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快手的发展历程。
一、快手GIF阶段
快手GIF成立于2011年3月,由有“天通苑张小龙”之称的程一笑,带领3个80后程序员,在昌平天通苑创立了快手GIF。这是一个将短视频和照片转成GIF动图的工具,80后的同学可能用过,我之前也用过。
那个时候因为网络带宽和移动互联网还没有完全普及,观看GIF动图,把动图作为表情包,是一种很好玩的方式,甚至还有专门的搞笑GIF图片网站。
基于这种需求,快手GIF很快在微博,QQ上有了不少用户,通过导流,当时快手积累了90多万的用户,并且在2012年4月获得了晨兴资本A轮数百万美元的投资。
二、转型为短视频社区
2013年夏天,通过晨兴资本的撮合,宿华和程一笑见面认识了。宿华是现在快手的CEO,1982年出生于湖南湘西,清华博士。在进入快手之前,在谷歌和百度工作过,并且自己有过两段创业的经历。
而在和宿华见面之前,程一笑已经在考虑转型问题,计划将快手从编辑工具转型为短视频社区。据说两人相见恨晚,从晚饭后一直聊到凌晨2点。
当时两人对于做出转型的判断,一是基于技术,二是基于人性。两人都认为,2013年,Wi-Fi技术已成熟,智能手机越来越普遍;而有声音,多元化的视频表达是未来的趋势;此外,长视频并非人人能拍,短视频上手快,能做成很好的社交产品。
于是,宿华当时团队的7人,加上程一笑的4人,合并到一起。办公室搬到了清华五道口,宿华任CEO,程一笑任首席产品官。
这次转型一度造成了用户数的急剧下降,因为之前的用户都是基于快手的编辑功能。而转型之后,快手隐藏了编辑功能,只支持直接上传视频。这种简单粗暴的改变,引起了很多老用户的不满,于是纷纷扬长离去。
按照宿华的说法, 用户只是暂时离场。因为从图片到影像,是一次用户需求的升级,是技术和时代的要求。这些用户,后来又回到了快手。
三、稳步发展阶段
2014年11月,考虑到名字和公司实际业务已经不符,快手去掉 GIF,改名成快手,开始朝着短视频社区的方向前进。
到2015年6月,经过4年的积累,快手的安卓和 iOS 总用户突破 1 亿。在当年,快手连续一年在App Store 免费榜处于TOP 30的位置。
2015年6月到次年2月,快手用户从1亿涨到3亿。2016年3月,快手完成C轮融资,约为2.5亿元,由百度领投,红杉资本、晨星资本等跟投,当时估值为20亿美金。
而现在比较火的抖音是2016年才成立,美拍是2014年5月上线,当用户数与快手相差很大。可以说当时快手在短视频领域是没有对手的,这有点像网约车行业的易到。
虽然这个时候的快手,用户数一直在增长,融资也很顺利。但是,由于快手的这种去中心化,以及快手的产品哲学:不对用户做任何刻意的事,对产品保持极度克制,使得快手在2016年,因为平台上发布的一些社会事件的视频,被卷入了舆论的漩涡。
这就让一向低调的快手和宿华,暴露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引发很多人的思考,快手的这种多元化、平民化、去中心化,到底是好是坏?是不是短视频网站最好的模式?
关于这些话题,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