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洪水袭来以后,我们彻底不淡定了。
信息茧房形成加速,后真相特色越发明显,越是这样越是体现“根学”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温习一下知行三境界。
1.生知安行,就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
“生知安行”的人,他的心处在毫不犯错的正中间,没有一处是不恰当的,稍微偏离一点,他就会心不安,马上自己调整过来。像孔子也是七十岁才达到这个境界,如他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学知利行,就是“学而知之,利而行之”,通过学习,也知道居仁行义的好处。
大多数人都是学而利行的,他通过学习,知道了“吃小亏,占大便宜”或者“吃亏是福”的道理,然后为了占大便宜的可能性,为了得福的可能性而去吃亏,根本说来还是为了好处,为了有利。
3.困知勉行的人则更低一档,是吃一堑长一智。因为被困住过,知道不做好人不行,才勉励自己去做。
不过《中庸》中说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意思是说,不论你在哪个档次,是生而安行,还是学而利行,还是困而勉行,只要去做了,结果都一样。
正如王阳明所说的“尽心、知性、知天,是生而安行的人做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而利行的人做的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的人做的事。”
生而安行的人,一切本来就在内心,所以他就能尽心知性知天,达到天人合一,从心所欲不逾矩;学而利行的人,需要时刻提醒着自己存着这心,修养这性,侍奉这天;困知勉行的人,要讲究夭寿不二、修身以俟,鼓励自己将生死置之度外,只管修养自身,等待天命。
人人心中有良知,人人皆能成贤圣,程度不一样,但是结局可能都相同,都能找到“道”,连接“本源”。我们要做的就是“信”并在世上所有事情上“践行”,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