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 早晨8:20开始 9:30结束,晴,22°——35°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近20年了,在每年的父亲节时,我从来不发朋友圈,我怕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我知道我这是在逃避对他的思念。但是今天我要写篇文章来纪念他。
我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命,给我一个温暖的家,坚实而温馨的避风港成为我栖息的地方。
爸爸您是女儿心中安全而温暖的靠山,累了的时候在上面躺一躺,就会让我精神百倍,爸爸您是女儿心中那辽阔的海洋的彼岸,在岸的那头等待着女儿的归来,爸爸您是女儿心中的太阳,那耀眼的光芒驱走了女儿心中的阴影。
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父亲形象,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只体现在行到上,从来不会当面表达出来。
听母亲说,在我两岁的时候,我由外婆带着。爸爸坐车五个小时到县城来看我,给我带了糖,他伸出两只手,一只手放着各种彩色的的糖,他慢慢地蹲下来,说“来宝宝,到爸爸这来,还有糖,带你去看妈妈,这糖特别好吃。”我怯怯地两眼看着他,想吃糖,但是又不敢去拿,半躺在外婆的怀里。爸爸最后无可奈何的悄悄走了。
听妈妈说,爸爸到一旁哭了,被年轻的姨姨们笑话坏了。
我结婚生子后,每个周六早晨,爸爸在忙完自己的事情后,就过来看外孙子,抱着他,嘴里还叨着“看你把我的孙子带成这样子,这么冷的天不知道给孩子多穿点,孙子病了,我可不愿意。”
爸爸去世后,我有次回到家里,无意中在抽屉里翻出一个红色的笔记本,里面详细地记录着我儿子出生的时间,身高,体重。
后来听妈妈说,爸爸一直期待着给自己的外孙子起名字,这是我终身的遗憾,没有满足爸爸的愿望,如果他说出来,我一百个愿意啊。
这些点点滴滴的回忆,我多希望能够给爸爸当面说说,给他讲现在他的外孙子已经上大学了,已经成了大小伙了。
我们总是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知道父母的养育恩。
毕淑敏在文章《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可惜人们都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祝福天下所有的爸爸妈妈健康长寿,我们多回家陪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