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靠,这杨绛是谁啊,怎么突然间朋友圈里都在疯转”。
正趴在工位上午睡的我被对面的90后同事这句话给吵醒了。
“二货,《围城》看过吗?钱钟书的妻子”!我揉着惺忪的睡眼扔出了这句话并顺手拿起了手机。
微信里早有了妻子发过来的信息“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并附上了一条新浪新闻的链接。
我一下子清醒过来了。看完这则新闻,不禁慨叹写《围城》的那位先生今天终于和他最爱的妻团聚了!脑海里开始浮现出我所知道的和杨绛先生相关的事情……
记忆里《围城》我是看过不止一遍的,我清楚的记得自己高中时写关于《围城》的读书笔记中有这么一句: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这不很像我们陕西的一种美食水围城吗?碗中间方形的面团用筷子搅成小块后,四周的汤汁都冲了进去最终将所有的小块淹没在汤汁里。这种食物还有另一个俗名为“搅团”---钱先生说了“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钱钟书先生著了《围城》,但很显然他们仨却没有被困在围城中。
读了围城,自然对钱钟书夫人也是知道一些的,但我所了解的《我们仨》还是妻子读给我听的。妻子算得上是个杨绛先生的铁杆粉丝,这也给我们日后的生活带来诸多益处。
自从妻子读了《我们仨》之后,这几年我们家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周末的午后,两个人坐在客厅里泡上一壶茶,各自捧上一本书,这样大半个下午就很轻松舒适的过去了……我想,这大概是妻子从《我们仨》里学到的吧。
贰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先生这辈子写了那么多文字,讲出了那么多的名句。我和妻子最记忆深刻的还是这一句: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起初,当我对前途迷茫时,妻子会说“网上找几本书看看吧,你这人最大的问题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当我抱怨自己工作压力大、领导要求苛刻时,妻子还是会扔一句“抱怨有什么用,还不如多读些书来提升下自己”。后来,当我们遇到诸如婚姻、家庭、生活、工作中的问题,两个人静下心来反思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读书太少,就爱瞎想”。
在此就列举几个今年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吧。
《正念的奇迹》这本书帮助我遇到问题时尽量保持正念,坦然和面临的问题共处,并在内心深处用正念消化掉问题;《关键对话》让我学会尽量把握生活、工作中和一些人的关键对话,从而利于问题的解决;《哈佛幸福公开课》让我明白幸福是需要自己用积极的心态去感悟和营造的,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物质的多少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联盟》也让我知道了原来老板和雇员之间除了简单的雇佣关系外,还可以和雇员之间通过建立联盟的关系来取得双赢……
我私下里猜,一定是杨绛先生早就感悟到了我们遇到的问题,往往别人也会遇到。别人将自己的一些体会或者经验总结成了书,当我们遇到相类似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去从书中获取相关的经验或者受他们的启发而解决问题。而这里也就牵涉到了我们要会读书和多读书,当然读书多了也就会读了,也就会明白自己的困惑或许能从相应的书中能找到蛛丝马迹。
叁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杨绛先生百岁感言
先生今天走了,但是先生的精神还在。这使我想起了臧克家先生《有的人》里的那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人间终归没留住杨绛先生。大概是写《围城》的那位先生在另一个世界太思念他的爱妻了吧,亦或是杨绛先生太想念他们仨的家了,所以她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