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主动离开舒适区,才能令自己更强大”
不管这是一句鸡汤还是一句行动派,这句话最近听得太多,以致于无论听到还是看到都麻木无感了。
人其实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当然会不自觉的选择让自己熟悉的环境、熟练的行为、熟悉的事情,让自己舒适的同时,也让自己不再进步。
你可以找到一万个理由留在舒适区,还美名其曰:做自己,然而,舒适区不是做自己,它是海洛因,让你上瘾、让你沉溺,就算有一天,它虽已不再舒适,你却失去了离开它的能力了。
01
前几天带着孩子去附近的温泉泡澡,在餐厅用餐时,意外遇到了多年不见的前同事,一家四口,
我有些惊讶同事的变化,虽然穿着宽大的外袍,也看得出大概比我上次见到她胖了至少有五公斤的样子,手上牵着才不过三岁的小女儿向我热情的打招呼,
我和她聊起了近况,
原来,自从小女儿出生,她便离职在家带孩子,想来是可以理解的,大女儿小学,小女儿年幼,请个阿姨真不如自己在家料理。
聊了不多一会,孩子们吵闹着要下水了,我们约好换了泳衣再泡池里再聊。
泡池里除了水的颜色再无可以遮掩之物,
前同事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说,现在真是胖死了,我也微笑不语,只是重新更正了刚才的猜测,她应该比以前胖了十公斤左右。
我说“小女儿到秋天可以上幼儿园了,你轻松了,也可以出来找点事情做做了。”
“那哪行啊,大女儿马上上初中了,正是关键时期,唉,我真是一刻都离不开家了”她几乎不加思索说道。
我有些愕然,且不说,我很清楚她老公的收入一般,一个人养四口人有些辛苦,只说作为女人的她自己,长年闲赋在家,大概是习惯了这个舒适区,不想或者不敢离开了,于是早早为自己准备好了理由。
02
还认识一位阿姨,平时十分节俭,待人也和善,那些年的农村妇女只在家做做家务、带带孩子真是很正常的事,况且她家有三个孩子,一家五口人。
后来我听说,阿姨曾经在县城粮食局有份稳定的工作,可因为有个弟弟当年逃亡去了台湾,再无音讯,连累着阿姨丢了工作,只好闲赋在家,平时收拾家务,缝缝补补。
一家五口人靠着叔叔一个人的工资过得真是有些辛苦的,叔叔为了改善生活,自己做家具、桌子、沙发等木制品,
甚至在自己家的小院打了小小的一口井,只差一块小小田地,就能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了,但在城里寸士寸金,这是奢望了。
听说叔叔因为做得一手好菜还承包过单位的食堂,当年做的红红火火,阿姨也到食堂帮厨,几日之后却不干了,依然回家洗洗缝缝,
据说是与叔叔及食堂工人发生争执,赌气不干了;
邻居们都知道她家有些困难,也曾给当时还年轻的她介绍过几份工作给她做,都是一样的结果,没做几天就回来了,
理由各种各样,有人不好相处、工钱开得太少不划算、还要回家管孩子等等。
渐渐的阿姨年龄也大了,常年在城里也比不上农村人的体力精力,再没人给她介绍事情做了,便一直在家直到孙儿们陆续出生,她依然只是洗洗缝缝。
是的,只是洗洗缝缝,不是带孙儿。
呆在舒适区太长时间,一开始是不愿离开,后来是不敢离开,再后来是没有能力离开了。
03
一个远房侄女儿,上高中时,高二开始分班,因为成绩不错,被分到了快班,
然,这件令许多人自豪的事却令侄女儿痛苦万分,她说听不懂老师讲什么,希望我老公帮忙去和老师说说调回原来的慢班,
我惊讶之余问她,你想好了吗?别人进快班找关系,现在你却要找关系去慢班?
侄女十分坚定,我却希望她能多考虑一个星期。
然,侄女等不及了,自己去和老师说,果然如愿,次日就调回了原来的班级。
我表示婉惜的同时也表示了理解,也许侄女期待原来的自信可以给她带来一个好成绩,
可惜,末能如愿,两年之后高考,侄女所在学校考的还不错,侄女的分数却不及二本线(差10分左右),
然,她已是所在班级考分排名第二的人了,
后来,部分二本院校降分,侄女勉强读了二本,专业却不如人意。
不知多年后,侄女会否从这件事中醒悟过这个深刻的人生道理,唯有勇敢的离开舒适区,直面挑战,我们才有可能在面对更大人生难题的时候具有适应的能力。
04
因为从长期来看,做不那么舒服的事情可能会带来长期价值;
而从过程来看,不舒服不适应只是暂时的,当遇到不懂不会时,如果我们愿意死磕自己一下,这个不适应可能会很快过去,必竟快慢班差别再大也不过是同样的学习内容;
当然,从最后的机会来看,主动选择离开舒适区最终增加了自己选择的机会;最后,它还可能激发出自己的潜能。
舒适区是海洛因,很容易让你上瘾,记得一定要自动脱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