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这部电影之前,我们先思考几个问题,战争是什么?为什么会引发战争?又是谁发起的战争?战争会给双方人民带来什么?社会又如何看待战争的?
对于大多数80、90后来说,我们并没有经历过战争,对战争的了解就是历史书上的记载,新闻联播和网上的报道。那么,李安,则是通过讲述美国士兵比利·林恩与战友战胜归来,在一场橄榄球公开赛一天内发生的事情,并在其特有的东方思辨意识的思考下,将战争、人性和社会关系的三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的背景发生在伊拉克战争时期,关于这场战争,向来备受争议。一般来说,战争的发起往往带着掠夺的成分,即战争的基层就是来源于掠夺,尽管打着9-11之后反恐的旗号,对于小布什发动战争的真正原因却一直受到诟病。伊拉克战争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是为了“石油资源”等等说法从未停止。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流离失所,满目疮痍,对美国自身也是一场巨大的资源消耗,那么,李安正是借助B班这一群从战场回来的大兵发生的事情,来展示社会对战争的不一评价。
关于战争,影片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是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暗线则是军人和社会之间的隔阂,其中在包裹着歌舞升平的外衣下,暗涛汹涌的不解和对抗,不也是战争的另一种形式吗。
对于军人本身,他们只是国家机器,他们对这场战争也是充满了纠结和疑惑的,影片伊始,在比利他们因为当地居民带有武器而将其带走时,老人的哀恸痛哭和孩子仇恨的眼神,让他们觉得自己似乎是一个闯入者,是不被接受的。而回到了祖国,他们却发现大众眼中对于政府的“师出无名”的指责也转移到了军队头上。
而他们自己,每一个都不是冰冷的武器,而是有血有肉,会伤会痛的人啊。甚至当兵的初衷其实也各有各的琐碎和烦恼,比利是因为在帮姐姐教训了负心汉之后面临着牢狱和当兵两种选择,想要参军的橄榄球场员工想要更多的钱来养活妻儿。其实这一切并不来源于所谓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他们是被各种各样的命运和原因推到那个位置上的,但是他们就那样在那个位置留下来,并且用最大的能力去做好。
而这个他们用力去保护,去守卫的国家,回馈给他们的又是什么呢。影片中的美国人大致分为这么几种阶层,分别对比利林恩持有不一样的态度。
以球队投资商、石油大亨为代表的权贵阶层对这些保家卫国的军人以利用的态度。他们并不在乎这些比利遭遇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只要能够保障他们的利益,能够让他们挣到钱,这就足够了。甚至投资商开出了每人5500元美金的侮辱性价格,施舍一般的说着有一点总比一点也没有强。
以舆论媒体代表的精英阶层只为了挖掘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回答,而一遍遍地询问这些战士们最不愿触及的伤疤“你杀死那个伊拉克人时是什么感受?”,并且完全忽视作为人类个体他们的害怕,却将其视为一种荣耀“你荣获了和敌人贴身肉搏的机会”,他们翻开这些还是少年的战士们的还未愈合的伤疤,一次又一次,借助着采访的旗号,事实上则是为了满足提供给大众的噱头,没有理解,没有共情,从这方面考虑,他们在本质上和权贵阶层是一样的。
以比利家庭、啦啦队美妞、场地工为代表的平民阶层则是产生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他们当中有不屑和不敬的,比如认为“你们这些大老爷们就是在避弹坑里搞同性恋卿卿我我”的普通观众,把他们晾在球场的经理人,甚至于偷袭他们的场地工人,这些人并不需要精神指引,也不在乎外界的水深火热,只要在他们自己的世界一隅偏安即可。
有对他们表示尊敬的,如啦啦队美妞和一开始列队向他们表示欢迎的美国群众,这些人只是对他们的军人身份表示热爱和赞美,在他们原本就杂事诸多的人生里,以另外一种方式的慰藉和救赎,但是一旦脱离军人和美国英雄的身份,大兵就什么也不是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比利跟啦啦队美妞说我差点要跑掉了,美妞脸上浮现的是满满的无法理解和惶恐:你不是英雄吗?英雄怎么可以跑掉?。
当然,也有对他们脱离了大兵身份之后的个体表示关心的人群,李安在片中将这一人群设置为比利的家人,然而非常讽刺的是,在诸多家庭成员中,只有比利的姐姐一人是这样的人,可想而知,在家庭如此重要的社会属性中,真正关心军人个体身心状况的只有区区一人,那么更遑论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关心程度了。
正是这一切的一切,才导致即便回到祖国,整个行程也如同一场中场战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恰恰是来自他们保卫的人民,他们的形象被消费,他们的存在不被理解,因此,他们之间只有彼此,他们会选择“回”战场,因为相比较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那个他们并肩作战的地方,才更值得用“回去”二字。
影片一带有一贯李安对个体生命成长轨迹、理性与感性的思考,战争对每一个军人而言,都是将其与现实社会的割裂,要知道,成长是一场孤独的战争:如果只能虚伪的委身于这个糟糕的世界,我宁愿真实而痛快的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