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一颗已经爆炸的恒星,你左手的原子与右手的原子也许来自不同的恒星,这实在是我所知道的物理学中最富有诗意的东西。你的一切都是星尘。因此,忘掉上帝吧,星星都死去了,你今天才能站在这里。”
——Lawrence M.Krauss
设想某一天,自这天开始,地球不再转动。晨昏线放弃它46亿年来一直坚守的工作,固定成一环永恒,将这颗蓝色星球上的日夜分割,一边是无尽的白昼,一边是黑暗的永夜。随即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物种的灭绝,从加勒比海的海豚,到非洲大草原的角马,再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雪豹,最后,终于轮到地球智力水平最高的物种——人类。
设想某一天,自这天开始,地球上的人类锐减其半。为了生存与物种的延续,我们这些在地表已经进化繁衍生息了至少400万年的灵长类,不得不放弃400万年来的阳光、天空、雨露,以及我们曾经拥有,却一直熟视无睹,不懂得珍惜的一切,转入由科技文明和钢铁技术支撑的地下城,变成一种违背生物本能的“地下穴居生物”。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这一天成为了可能。
少年时的叛逆和成年后的担当,都是人类血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很喜欢那个名叫刘启的叛逆少年。航天员父亲刘培强在刘启4岁的时候,为了完成给地球保驾领航的重大历史任务,不得不离开儿子,孤身前往太空的国际空间站,与儿子“天人永隔”长达十余年。
在儿子刘启眼里,刘培强不是一个合格的好丈夫,也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对儿子刘启来说,已经不太记得刘培强的样子,父亲在他的心里,更像是星星一样的存在——既是遥远的,看不见的,同时也是冰冷的。
如果不是因为刘培强同意放弃治疗母亲的绝症,或许母亲现在依然活着。因为这个缘故,长大之后的刘启心里一直对刘培强带着怨恨,这种怨恨在少年的心里很容易酝酿成一种叛逆,通过那个年轻的躯体散发出来,化作一场和过去的孤傲较劲,一场和现实的执拗抗争。
电影中,刘启一直都强调自己是个天才。他天不怕地不怕,从制造学校断电事故,到骗取外出的防护服,再到偷开姥爷韩子昂的卡车,带着妹妹韩朵朵在冰原上飞驰,这一系列的操作都完成得行云流水。
此时,我在刘启身上看到了一种叛逆少年特有的意气。在这个年纪,我们固执地相信世界上没有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相信整个世界会为我们的举动让路,相信自由是可贵的而重要的,甚至是高于一切的,认为一切阻碍自由的束缚和规则都是非正义的,是对这种叛逆意气的压迫和摧残。以上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少年之所以是少年,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想法。
人在少年时应该有一点狂傲的举动,一点血性的呐喊,这是少年时期最宝贵的东西,它们证明着你心里的那股子热劲依旧没有冷却,那团火正在熊熊燃烧,你心里的那头野兽依旧桀骜不驯。
正如王小波所说,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而少年就是那群固执地拒绝被生活捶打的人,如果你心中仍然有这种固执,那么你心底的少年依旧热烈地活着,你仍然可以说自己是一个少年。
男人之所以能成为男人,是因为他不再幼稚,而是走向成熟。他深知一腔孤勇绝非万能,世界上确确实实有太多非人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猝不及防的失去,头破血流的失败,惊慌失措的无助,突如其来的意外和无力挽回的死亡……
刘培强就是这样一个男人。
在儿子刘启眼中,他刘培强抛妻弃子,不是东西,甚至还有点十恶不赦。他知道,处在叛逆中的儿子绝不会理解他,所以刘培强对于儿子刘启更多的是一种保持沉默的态度,他愿意承担儿子心中的怨恨,让这些怨恨有个发泄的出口,不至于日日夜夜折磨儿子的心。
绝大多数父亲不就是这样一种角色吗?他用并不算特别高大的身躯为你尽可能挡住所有迎面而来的伤害,即使那些伤害造成的疼痛流了出来,染红了他的脊背,他也会笑着注视你,抚摸着你的额头,安抚你惊恐的心。
对你说:嘿,孩子,别怕,我在。
对于父亲刘培强而言,放弃治疗已经无力回天的妻子,是为了保全儿子刘培强和老丈人韩子昂,让他们能够顺利进入地下城活下去,而不是在地表的冰雪荒原里等待死亡。
如果有机会活着,那至少还有希望。只要活着,就是希望。刘培强相信在这个紧急关头,病危昏迷中的妻子如果有意识,也一定会同意他的决定。
有个成语,叫“进退维谷”,形容的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人生中的选择并不都是美好的,更多的选择就是这样的进退两难,逼得你拿起不是,放下也不是,不论你选择哪一方,你都必须忍受痛苦。
而什么叫真正的男人?就是在面临两难抉择的时候能够当机立断,而那些抉择之后的痛苦,他也能够咬牙承受。在电影中,刘培强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他成熟,稳重,敢于担当。
“儿子,当木星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能看到我了。”
在影片的最后,刘培强完成了与儿子的这句约定。
自古忠孝难两全,家国亦是如此。但是刘培强,不论是作为一位父亲,还是作为拯救全人类的宇航员,他都尽力完成了他的使命。
这对父子在最后的关头,隔着7万公里的太空,没有作过多的告别,在两颗即将碰撞的星球之间,借着半径五千公里的一次爆炸,借着那一刹那的耀眼,完成了最后的和解。
不论你在哪里,父亲永远都像星辰,即使他看上去遥远,他冰冷,但是他会在每一个漆黑的空,在你迷茫的时候照亮你的方向,让你在这片大地上,这场人生旅途中永不迷失。
影片的最后,刘启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和父亲刘培强有着莫大的关系。
由毁灭走向生存,这条路名为“全人类的拯救”
试想一下这样一种场景:你站在巨大的冰雪荒原之上,永恒的冰雪堆积成无数断崖,上海东方明珠、北京央视大楼、法国埃菲尔铁塔……这些著名建筑都已身陷冰崖之下,化作腐朽的古迹。
而在你的面前,一道蕴含着巨大能量的蓝色光柱直冲斗牛,你在这光柱的面前,你的身影小得像一只蚂蚁。紧接着,地球上一万束的蓝色光柱冲天而起,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推力,承载着你的重量,地球的重量,更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延续,将地球推向宇宙遥远的彼方。
这是一种何等悲壮,富有史诗感的宏伟景象。
在这部电影中,当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同时在半球的各个角落喷射出蓝色的光柱时,你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一种史诗感与悲壮之美。
这颗星球在茫茫宇宙间穿越光年的流浪。而当灾难突然降临时,地壳塌陷,岩浆喷涌,板块位移……我们甚至无处躲藏。
人类在最最无能为力时生出那种的感觉,叫做绝望。绝望是世间最为负面的一种感觉,它摧毁你的斗志,剥夺你的希望,将你的灵魂扔进你身体里最黑暗幽深的地方。在电影中,人类就遭受了人类历史以来最大的绝望——地球即将毁灭。此时,有人痛哭流涕,有人形容癫狂,人类的体面和尊严似乎在这种巨大的灾难前荡然无存。
你不想死,但却要眼睁睁地坐等死亡到来,直到这颗星球归于虚无才能终止所有不甘和悲伤。也许我们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明白,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这世上发生的所有,都与我们有关。
强烈的求生本能在人类的基因里根深蒂固,我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人类在地球的表面建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倾尽所有能源,逃离即越来越膨胀的太阳。
为了生存,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如果没有人类,那么人类所缔造的文明也没有了任何意义。
电影中最令人热血沸腾与感动的,莫过于在地球遭遇木星引力吸引,即将发生崩溃的危急关头,人们没有为了小我选择自私,而是拼尽全力,参与最后的自救。这其中有普通的卡车司机,有各大城市的工程师,有来自于各国的救援队……大家说着不同的语言,牵挂的不同的人,但却在最后做着同样一件事:拯救地球,拯救自己。
这个时刻的魅力就在于,不管你是哪儿的人,不管你是什么阶级,不管你说的是哪国的语言,不管你以前对他人有什么偏见和仇恨,当你听到最后的人类救援队需要帮助时,你会放下之前的种种恩怨,奋不顾身奔赴前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乃至生命。
当最后一条全球广播播放完毕,无数逃亡的车辆齐齐调转车头,在风雪中赶往苏拉威西3号发动机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人类渺小的身躯中,蕴含着可以拯救一切的希望。
那炽红色的火焰聚成一道天光,冲破大气层,带着所有人类求生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射向遥远而庞大的木星。在这一刻我明白,即使真的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也绝不会放弃生的希望,人性中即使有再多的恶意,最后也会为希望和美好的力量所折服。
我们不惜在太空中流浪2500年,不惜花费整整100代人的时间,也要寻找到新的家园。在茫茫的太空中处处是冰冷的死寂,地球上的生命,乃是宇宙所产出的珍宝。
“流浪”之外,我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之光
我一直秉持一种观点:中国绝对不缺少优秀的科幻作家,不缺少优秀的电影创作者,但是缺少优秀的电影创作环境。
2019年之前,打着大IP旗号的电影层出不穷,但是能够让观众心悦诚服,甘心二刷甚至三刷的电影可以说是少之又少。那些被人称之为烂片的流量粉丝电影都是资本运作下流入电影市场的畸形产物。
它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圈钱。
这样的垃圾电影长期充斥着中国电影市场,不仅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出现,更加会使得观众的观影水准下降。长此以往,中国电影势必会像华语音乐这些年一样停滞不前。
还好,2019年《流浪地球》的出现,给中国电影再次注入一针强心剂。
《流浪地球》没有流量明星,但所有人的演技基本都在线,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有血有肉,立体感与真实感十足,甚至于吴孟达这样让人一看就新生喜感的喜剧演员,在这部电影之中却演出了足够的亲情与悲剧之美。
《流浪地球》没有太过花里胡哨的宣传,但光看宣传片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感受到这部电影的视觉冲击。
《流浪地球》没有把钱扔在演员的片酬,而是把吴京后续投资的6000万资金绝大部分用在特效之上,才呈现出富有科技感,史诗感,悲壮感的不同画面。
这部电影在拍摄时遭遇撤资,一度难产,但从导演到编剧,再到每一位参与制作的人员都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希望,而是克服所有难关,依旧认真制作,才让这部电影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这部电影也是一部诚意满满的电影,在制作过程中,不仅请了四位中科院的科研人员作为科学顾问,保证电影剧情尽量符合真实的物理科学,而且在场景搭建与制作上,也是下足了血本,力求精益求精。
《流浪地球》到2月19号为止已经上映15天,累计票房已超过39亿,位列同档期电影票房第一。不少观众,包括和我一起去看的朋友,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虽然不得不承认,流浪地球在剪辑和其他方面上有不足之处,但总体上制作精良,瑕不掩瑜。一部作品如果在收获如此高票房的同时能让人感动流泪,就已经证明了这部作品的成功。
令国人更感欣慰的是,《流浪地球》不仅在中国电影市场好评如潮,而且在海外电影市场也收获了不少加油之声,不少观看过的外国观众表示,这部电影不输给《星际穿越》等好莱坞大片,不仅特效制作精良,剧情令人感动,而且不像美国大片那样的“世界唯一拯救者”的态度,而是满怀着国际主义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流浪地球》告诉观众,如果地球真的出现灾难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必须放下分歧,同舟共济,共同拯救人类的命运。
2019年,《流浪地球》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硬科幻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打破了我们一直以来的偏见:中国人拍不出好的硬科幻电影。
同时,《流浪地球》也是中国电影的一道希望之光,对于流量当道,用电影圈钱的市场有一扫陈旧之风的作用,它给那些真心想做好作品的电影创作者,文学创作者一个希望,用口碑和票房告诉他们:好的作品一定会有人支持,也一定会被观众和读者铭记在心中。
中国电影的成长依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依旧期待今后中国电影能够多出一些像《流浪地球》这样的优秀作品,优秀的电影作品就像是《流浪地球》中那根“最后的火柴”,承担着中国电影能否拨云见日的希望。
地球依旧在电影中在流浪,中国电影也依旧任重而道远。
作者注:本文一切图片都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谢谢您愿意阅读我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