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同他15岁的儿子安德鲁正是极难相处的阶段,父子的关系陷入了失调状态。彼得觉得自己什么事都替安德鲁着想,但安德鲁对他只有厌恶和挑衅;安德鲁疏远父亲,只喜欢同朋友出去晃荡,上网聊天直到深夜,不做功课,成绩每日下滑。
这天彼得下了好大决心打算与安德鲁好好沟通,可是他一进到安德鲁的房间,发现他一整天都在玩游戏,功课一点都没有做。他立马进入了愤怒状态一把拔掉了电脑插头,将电脑摔在地上……
好好的夜晚,就这样毁了。
虽然这个案例比较极端,但你有没有或多或少的觉得似曾相识?
《父母的觉醒》这本书里说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父子之间关系处于断裂状态,彼得长久以来,没有倾听过儿子的心声,所以不知道安德鲁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彼得情绪的波澜,对儿子动机的主观判断,以及对自己权利的缺失感,这一切才是他发怒的导火索。彼得正是带着抵触的情绪,主观的解释他儿子的行为,所以彼得的解释缺乏客观,对儿子行为的关注也缺乏公允的态度。
在《父母的觉醒》中说,我们对某件事情的解释,与我们的自负感相一致,所说自负感是一种盲目的情绪,是父母对自我形象的关照。通俗的讲,自负感是父母高度自恋觉得自己无需改变或无法改变的状态。
想要有高效的亲子沟通,父母必须降低自我的自负感。
为什么父母要降低自负感
父母自负感运转时,父母会认为自己的言行都是对的,所以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做很多自己认为正确但实际上并没有考虑到孩子感受的事情:比如用极端的方式督促孩子写作业,武断地帮孩子填高考志愿,强迫孩子选择某个结婚对象等等。
当父母自负时,就会有对好孩子有固定的标准,所以他要求的孩子,只是达到他期望的样子,往往忽略孩子本身自我成长的生命蓝图,忽略孩子本身的性格与特征,所以他的眼中就只有自己的期待,而忽略了孩子是个活生生的个体,出现问题就显而易见了。
父母如何摆脱自负感?
1.摆脱傲慢,接受自己不总是对的
学习不好就没出息,游戏就是洪水猛兽,孩子的不成功是我教育的失败,不听我的话就是挑战我的权威……这些话仔细思忖一下,没有一条是对的,但多少时候这些恰恰是父母发脾气的原因?
所以摆脱自负感的第一条是要告诉自己不总是对的,要经常去筛选自己的念头。
2.摆脱偏见,你对孩子的看法不总是客观的
在开篇的案例中,彼得正是用主观、抵触的心理去解读他的孩子,安德鲁没有按他的计划行事,他首先做的解读是:他错了,他在挑战我的权威,他不学无术,最基本的事情没有做到,所以他对安德鲁的看法,整个是不客观的。
但实际上安德鲁的状态已经在向他的父亲发出求救信号:我想改,但改不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需要帮助,游戏是我唯一的逃避方式,谁能帮帮我?
可惜的是,彼得完全没有解读到这些信息,他只是就事论事的去应对,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没有看到安德鲁发自内心的求救信号,所以问题变得越来越糟。
彼得迫切期望有一个人能给出一个魔法棒,点醒他的儿子,让安德鲁的行为马上符合他的期待,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需要改变的,不是安德鲁,而是彼得。
对于彼得现在要做的是:冷静下来分析自己观念中有哪些是错误的要筛选出去;分析他儿子的状态,分析安德鲁真正需要什么,有哪些是他迄今为止还没能给予他的?
如果彼得想和安德鲁的沟通更进一步,放下傲慢与偏见是他要做的第一步,明天我们将继续讲解,他要如何才能放下自己的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