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不出口的“的”字
一起参加瑜伽教练班的朋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从一名替很多家公司报税忙得身心俱疲的会计,转行为一家饮品店的店主和一名瑜伽教练,终于从事了自己发自内心热爱的工作。
在练习瑜伽引导语的过程中,她总是特别紧张,经常有吐字不清的感觉。
我建议她试着接受自己的紧张,允许自己紧张,甚至去观察自己的紧张,看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她试着这样做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细腻的体察,就是发现自己每次看到“的”字的时候,胸口都下意识一紧,嘴一哆嗦,“的”前面的字就说不清楚了。
我问她“的”字有什么特别的吗?
她说二年级时,爸爸出去工作,过了很久才回来。知道爸爸要回来的那一天,她用了很长时间,画了一张迎接爸爸的彩报,上面用涂了各种她喜欢的颜色的艺术体写着 “欢迎爸爸的回家”。
左等右盼,爸爸终于在夜色中进门了。可他根本没看到贴在墙上的彩报,经妈妈提醒看过之后,他非常严肃地说:“‘的’字多余!”
朋友当时就觉得胸口被什么堵住了一样,整个人都被难过笼罩。
虽然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甚至长大成人后的她很少想起这件事了,但是当她试着去觉察自己为何会紧张时,这件事却清晰地浮现出来。
(二)紧张情绪的背后
过去了这么多年,她还是忍不住问我,“的”真的多余吗?
我说当然不,我还觉得这个“的”特别生动呢!
不加“的”,“爸爸回家”是一个主谓结构的词组;加上“的”,“爸爸的”作为定语来修饰中心词“回家”,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从语法上来说,这两种结构都可以做“欢迎”的宾语,都是对的,语义也相近。
但如果细细体会,这两种表达方式给人的感觉却很不一样。
第一种偏书面语,把“爸爸回家”看作整体,中间没有修饰和停顿,利落而平稳,感情色彩不强烈,给人的感觉更像一个含而未发彬彬有礼的笑,更对朋友父亲那古板又严肃的脾性。
而加上“的”更口语化,不仅延长了发音来强调“回家”,而且需要轻读的“的”的出现,使这个词组呈现轻重快慢错落相间的节奏感,欢欣愉悦之情,溢于言表,不仅非常有童稚之趣,而且透过这个字能感受到小朋友那颗天真无邪欢呼雀跃的心。
只可惜,当时的父亲,无力觉察这个小小的“的”字所蕴含的饱满而细腻的情意,只是从自我表达的习惯上给出了评判:多余!
而也正是这一句在他看来无比正确的评断,让女儿下意识地害怕这个字,躲避这个字,因为每次看到这个字就会想起当时的感受,那种满心欢喜地捧出自己的心却被对方狠狠摔在地上还踩一脚的感觉。
如果这只是孤立的个别事件,也许还不至于给朋友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但是父亲一直用这种方式对待她,她饱满、细腻、丰富的感受,不是被忽视就是被批判,一而再,再而三,她终于将这种要求内化,即便在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之后,她依然会对自己有很多挑剔和不满,并且认为她的那些小心思,小情绪都是多余的,不必再假父亲之手,她自己就把那个敏感细腻的自我牢牢封闭起来了。
这也是她一度差点儿抑郁了的原因之一吧。
(三)自发的疗愈之路
幸好她遇到了瑜伽,借由身体的舒展,感官的开启,她也慢慢打开了自己的心。
然而,打开心的结果,不一定是开心,也许是再次面临外界的伤害。
但是,当再次经历被辜负,被误解,被批判,被践踏的境遇时,她可以试着告诉自己:我再也不是那个不敢反驳、无力反抗的小女孩了,我可以温和而清晰地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也可以坚定有力地保护和坚持自己了。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她调理身体,找心理咨询师,自己看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每一次面临新的挑战,选择勇敢面对,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去逃避。
有一次我们三个朋友聚会,看到她在明显比她强势的另一位朋友面前虽不那么流畅但还是说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时,我真为她高兴,她终于敢为自己发声了。
而更令我刮目相看的是,在之后和我的探讨中,她不仅能看到自己因害怕再次受到伤害而产生的抗拒与退缩,还能够放下这种非理性的恐惧,看到朋友貌似强势的话语背后对她真心的关爱和帮助,并决定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
就这样,这个以前对自己充满了怀疑的,习惯性否定自己的,看起来柔弱无力的女孩,终于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在一点一滴实打实的努力中,她不仅找回了那颗敏感细腻的心,同时又赋予她坚定有力的内核,让自己在打开自我的同时,也不会轻易被伤害了。
有一次聊天,她说现在偶尔再听父亲的教训,基本不会感觉难过了。
(四)“找”回“我”的那一撇
元旦之前,去上了一次她的瑜伽课,她的动作指令不仅清晰到位,还会随着动作的延续而延展,自然又灵活。而她冥想时的引导语,更是温润熨帖,让飘荡了一天的心,随着她的引导安定下来。
一节课上完,她中正平和的姿态,干净纯粹的指引,让我有如沐春风之感。
记得她曾经问我,到底什么是“我执”呢?我说,大概就是不能放下自我吧。
而经由她,我似乎又有了新的理解,一个人,也许只有在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之后,才能心气平和地放下自我吧!
或者说,当一个人真正接纳了自我,允许了真实自我的存在之后,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做自己,允许自己不那么完美,甚至允许自己出丑,出错,进而放下自我对抗的内耗,放下关于自我的种种纠结,活得更为放松而坦然。
“找”回“我”的那一撇,“我”才是完整的。
而找回的关键,不在他人,不在外界,恰恰在于自我的接纳和认可。那些不自觉地流露出“我慢”、“我执”之心的人,也许都是还没有给自己充分的接纳和肯定的人,都是还走在找寻自我的路上的人吧。
而我,也正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