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圈里每天都有许多小姑娘分享着布达拉宫、洱海、纳木错、不丹、老挝的照片,统一配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诗和田野”,那统一劲儿让我有种张小龙抽疯弄出了个bug的错觉。
说个小故事
K出生在一个在一个小地方的小康家庭,随便读了个十八流的大专的设计专业。爱好民谣、摄影、棉麻手工style。
毕业出去穷游了三年,说穷游其实也挥霍了家里不少钱(再怎么逃票、扒火车也总要吃穿住),并且忽悠一个姑娘辍学手续跟着玩了一年,搞到这姑娘老大不小了才大学毕业。
然而潇洒过后的代价是什么呢?
他在快消行业里做着个日夜劳碌的业务员,风里来雨里去,皮肤黑了三个度,工资在3-5K之间任意波动,跟庄稼人“收成好坏全靠天气”无异。
他88年。
我不知道普遍的88年的男孩子现在应该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我只知道,我身边除了富二代,大多数88年的男孩子都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开始供车供房。他们深谙职场为人处世之道,不会像K那样,在部门聚餐的时候都只会埋头吃自己喜欢的菜,一碟按人头上的乳鸽能吃三只。
我问他知不知道KPI时,作为一个销售人员的他振振有词地跟我说,我为什么要去百度?跟我有什么关系?
他每每工作不顺利的时候,就说要背起背囊去西藏,去洗涤自己的心灵。
于是他又去了一趟西藏,从西藏回来的他跟这个世界更加格格不入,他依旧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并且在工作 、生活上越来越迷茫。
活该你一把年纪了没车没房没姑娘,住在脏乱差的农民房里喝着你家仓库的临过期饮料听麻油叶。
这大概也是很多追求着“诗和远方”的文青们的通病吧:
旅行回来,发现自己更迷茫了。
怎么能不迷茫?要钱没钱,要能力没能力,而且普遍情商低,工作中总得罪人而不自知,人家好心给提点还回一句“我不愿意那么卑微去世故”……
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的人,从来不会如上面说的K那样,挥霍着短得可怜的光阴,蹉跎着韶华,而是
为了更好的未来趁年轻多奋斗。
再讲个故事
我的前室友Natalie,一个潮汕女孩子。刚毕业的时候,她在深圳某建筑事务所做建筑助理,每个月拿着4K的税后工资,每天加班加到半夜两点多,有时候我跟好朋友聚会回来,她还在书房改设计稿。
她从没有因钱少事多回家晚而埋怨过,反而特别卖力。
“我才23,多熬一点,起码在我30的时候,我不用跟在别人身后拿包,开会的时候坐在后排作会议记录”。
她甚至没有在小长假出去旅游、放松,周末总是跟着行业翘楚们学习。
25岁生日的那天,她在切蛋糕的时候哭了。她获得了公司出资出国深造的名额(只有三个名额)。
前些天听说她已经晋升为高级建筑师了,她27。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在别人都拿着单反“穷游四方”的时候,看遍了公司书架上的书、独自在书桌前通宵改稿努力“苟且”而得的。
她现在每隔一段时间就飞到欧洲、新加坡参加行业研讨会。看她分享的旅程心得,那是我见过最美好的风景。
我特别欣赏Natalie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知道在对的年纪做对的事情,而不是随波逐流,更不是本末倒置跑出去“旅行、寻找人生的意义”。
所谓“诗和远方”,不过是人家为了发行量的无病呻吟,你在这儿瞎共鸣个什么劲儿!
没错,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
你肚子填饱了吗?尽赡养责任了吗?尽家庭责任了吗?(我都不想问你尽没尽社会责任)
世界那么大,你捉襟见肘的你看个啥风景?
你才20出头,事业无成甚至一团糟糕,你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反而天天在这儿风花雪月,夜半三更听个煽情电台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第二天辞掉工作?
(不过如果你真的辞掉了,你的老板应该庆幸,还应该杀鸡宰鸭酬神,毕竟你这种人留在企业里多一天都是种浪费)。
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它并不在远方,而在生活的每一步。而
生活是所有人无可逃避的事实,也是所有人应该顾及的首要前提。
对于那些借钱吃土甚至吃垚也要逃离到西南、西北吟诗的人,我只能说,万丈泥潭都活该你掉。
青春,是人生最大的资本和财富,在最黄金的年龄,应该做最热血的事情,去挑战生活,为未来拼搏。
唯有脚踏实地能够成就自己,诗和远方只是一把孜然,眼前的奋斗能让你买到面包,这样你才能吃着面包、蘸着孜然,感叹:日子就该这么舒坦地过。
你把时间和金钱用来给情怀买单,养肥的只是那些卖给你情怀的人。得到了情怀,你的生活却没有得到改变。你在蹉跎岁月间,失了拼劲,一步一步走向平庸。想要从压抑的社会中解脱,并不需要放逐身体去远方,也不需要吟唱诗歌,你只需要脚踏实地的过好每一天。
世界那么大,准备好了再去看吧。
远方的田野特别美,配上一首诗那是绝佳,等到你挣够了银子再启程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