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超越百岁》读书笔记

运动篇战术详解


运动对长寿的积极作用中,运动达人彼得·阿提亚博士特别提出了最大摄氧量、力量训练和稳定性训练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如何将这些原则应用到我们日常的运动训练计划中的指导。

1、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越高,死亡率越低。

无论多大年纪,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

作者阿提亚博士,提到了二区训练,具体包括快走、慢跑、游泳等。

我最近在践行超慢跑,也在建议身边朋友,和遇到的患者,去尝试下,难度不大,适合所有人群的超慢跑,也可在追剧时进行。比较好坚持。

超慢跑就在二区训练中,坚持下去,可以预防和改善一些慢性病,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等。

手环我也要用起来,可以看到最大摄氧量,在每天甚至每周的变化。

可以搜索一些高强度间歇训练的视频,高强度与低强度训练结合的方式,来跟练。

这个要提上议程,每周3次训练。



2、力量训练

骨密度的下降,与肌肉质量的下降的轨迹是平行的,在我们快30岁时达到峰值,然后开始缓慢、稳定的下降。

阿提亚博士认为,力量训练,是抗衰老的王牌。可以增加肌肉强度,保护骨骼,预防跌倒风险。早期储备越多,长期来看,对自己的益处越多。

书中提到的力量训练,包括握力训练、拉伸运动、髋关节铰链运动等,还有作者喜欢的“负重徒步”,即是背着装满东西的背包,快速行走。

负重行走,倒是可以做到的,可以每天双肩包,上下班行走。


3、稳定性训练

稳定性训练是整体训练计划的一部分,我们的心血管健康和力量这两大支柱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作者建议从最基本的呼吸开始,因为呼吸不畅或呼吸紊乱,会影响我们的运动控制,使我们容易受伤。

稳定性训练的目的,是重新培养对身体每个部分的感知和掌控,使身体真正能听大脑指挥,减少运动和日常受伤风险。

(关于运动这块训练,我习惯在app哔哩哔哩上搜索,也可以在抖音上搜搜看,超慢跑,高强度间歇训练、稳定性训练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