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
文/张爱敏
“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
是啊,当一对夫妇把一个孩子交到我们手上,我们能否让这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成长之路,多年之后,我们能否使之成为社会的人,让他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能!李希贵校长与苏氏不谋而合:“在传统的学校里,教育的全部意义可能就是教给学生知识,当然,往好的方面延伸一些,可能还培养学生的能力。可是,如果我们从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却应该是通过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个性,不断推进其社会化,让他们走向成熟,学会生存”。
理念决定行动,李校长把培养真正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帮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思考并发现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李希贵校长提出:为了实现教育要帮助学生社会化的目标,就要“帮助学生在集体之外成长”,即结识志趣相投的伙伴,构建学习共同体。
美国一位社会学家通过对大量不同类型的人士进行追踪研究后发现,一个人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他最亲密的5个朋友的平均数。这个研究结果很生动地诠释了朋友对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不能让受教育的一方真正进入角色,没有他们自己的体验、感悟和内化,教育里就没有成长。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志趣相投,才可能成为朋友,也只有志趣相投才更可能走在同一条事业之路上,进而走在同一条人生道路上。
作为一线教师,我尤其欣赏李校长的“走班制”,推崇“学科教室”,当老师坐在自己的学科教室里工作,当学生徜徉在学科教室里学习,沐浴着人文关怀的光辉。日久天长,这间教室自然便拥有了学科的味道和独特的个性,自然创造出真正的教育力量了。
纵观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哪一个又不曾彰显这校长的理念,班主任的执行力?
李希贵校长认为:学校教育存在教育不足而管理过度”的问题,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机会。若不放手,孩子们的问题掩盖住了,方便了教师的管理,但永远不会发现自我,唤醒自我,让孩子们生长出责任心和使命感,从而失去了教育契机。
于是,为了找到学生的真实和真实的学生,李校长将面向个体的教育观实实在在地化作了北京十一学校常态的教育生活:取消班主任,学校狂欢节,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梦想,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与需求设计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即拥有4174名学生的北京十一学校学校,就有4174张独一无二的课程表,组合成1430个教学班,以实现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他强调在选择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因为发现和教育同样重要,发现课程的独特价值,让每一位孩子逐渐清晰自己的跑道,从而循着自己的个性放飞理想。
然而,教育不是万能的钥匙,教育不能包治百病,教育要给学生试错的机会,要“学会等待”。一个孩子犯错误了,他往往需要时间反思,甚至需要一些经历和体会帮助他认识自己。可是,在我们的教育词典里,却只有‘趁热打铁’,而没有‘文火慢炖’。
于是,教育常常在‘针尖对麦芒’的状态下进行,成长中往往多了一些不该有的火药味道。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放下身段,敞开心扉,以长者的责任和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对话、沟通、合作,共同成长。
李希贵校长提出教育是服务业,教育首先是关系学。教育要“从说服走向对话”。他说:“今天的校园里应该少一些说服,多一些对话。在师生对话中,老师把自己和学生都看作平等的一方,自己的想法与学生的想法放在一个天平上权衡,自己的道理与学生的道理用同一种眼光去审视,自己的逻辑与学生的逻辑也用同一个标准去判断。这样一来,教育也就变得理性了,教师可以淡定从容,学生也可心平气和。如此下来,可能耗时费力,但教育效益却大大增加,其持续性、持久性也非同寻常。
掩卷深思,学生是有差异的,作为教师,我们将树立终身面对差异的心理准备。我们拒绝埋怨,埋怨会让学生变得灰头灰脸,埋怨会让我们产生职业倦怠。当我们关注学生差异了,学生才会告别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当我们尊重学生情感了,师生才会如沐春风,平等说话;当我们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而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而设计课程,学生潜能才会释放无疑。
作为教师,也要心怀大目标,让优秀成为常态,让卓越成为目标,以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境界、教育家的心态和教育家的智慧影响学生成长、推动学校发展。
当我们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CEO”,都能焕发自我潜能,发挥自我价值,成为最好的自我时,我们的教育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