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济南中小学生创客大赛中,一则小学生造灭火机器人的新闻很受关注。今天又有一则上海00后高中生研制美白面膜的新闻上了微博热搜榜。
其实只要是和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的新闻,家长们都很关心。这也是为什么小朋友课外班越上越早,越上越多的原因。
但仅仅上几个兴趣班和补课班,我们就可以把孩子培养成新闻中的“小天才”了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除了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以外,家长也决定了孩子是否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各种兴趣班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如果孩子不排斥的话,让孩子多体验不同的艺术科目应该是很好的。我小时候学过的书法课、美术课、钢琴课,至今都是我美好的童年记忆呢。当然,如果因为压力过大孩子产生排斥,那就不提倡了。
但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做到另外一点,就是发掘孩子“独有的特长”。
什么是孩子独有的特长呢?
是孩子弹钢琴坚持了好几年,画画考级过了,或是英语口语特别棒可以参加演讲大赛吗? 这些都不算“独有的特长”。这些充其量是孩子在学习中取得的成就。
孩子独有的特长应该是孩子生来自带的气质,不是后天学到的技能。
比如有的孩子特别喜欢运动,有的孩子是科学迷,有的孩子画画停不下来,有的孩子节奏感特别强。这些才是孩子“独有的特长”。
而且如果家长发现了孩子的特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深耕”的条件,比如为孩子多提供该方面的书籍、展览、课程等等。让孩子在这方面不断地进步,并通过时间的积累,把爱好转化成自己独特的优势。
特长有多重要?
《奇迹男孩》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天生面部畸形的小男孩的故事。由于容貌问题,他在新学校遭到了同学的排挤和鼓励。上学对于他这样的孩子,绝对是一条荆棘之路。
但他自小就对科学特别热爱,所以在新学校里,他在科学课的表现非常突出。凭借这方面的优势,同学们逐渐对他刮目相看,并且慢慢接受了他。
当然,除了他的科学特长外,他还是一个善良坚强又热忱的孩子,这也是他最终被接纳的重要原因。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某方面的特长不但容易赢得别人的尊敬,也对塑造自己的自信心很有好处。哪怕在人生的某一刻,你怀疑自己一无是处,但有了超出同辈的特长,你就会更容易从自我贬低的泥潭中爬出来,从新认可自己。
自信不足的孩子尤其要培养特长
如果您的孩子特别胆小、害羞,那么他们就更需要一个特长。有特长的孩子会更自信,自信的孩子才能勇敢地和被人交流。
家长因为焦虑就反复地唠叨“勇敢点”、“别那么胆小”,最后只能起反作用,因为家长在不断提醒孩子“你胆子小”、“你不勇敢”。这样的孩子可能会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胆小。
家长们与其焦虑,不如观察一下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在哪儿,然后有的放矢地专项培养。为孩子培养出独特的特长,他自然会更自信、更快乐、也容易找到兴趣相同的好朋友。
培养孩子的特长,是最值得的投资
如果孩子对某一学科特别感兴趣,我觉得作为家长的我们真的要窃喜一番。这么早就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不计一切成本去帮孩子深耕和发展特长。
比如,如果我的孩子对音乐特别感兴趣,那么我们可以在其它方面稍微节俭一些,比如少吃两顿大餐、少看两场电影,但我一定不会在为孩子买相关书籍、上课、或陪孩子参加音乐会上省钱。
把钱花在培养孩子的特长上,真的是一项最值得的投资。往远了说,也许孩子以后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儿还挣着钱;往近了说,特长能让您的孩子更加自信,人格更加健全。
所以,要想培育优秀的孩子,家长更应该考虑的是“应该”学什么,而不是“必须”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