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可以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读书,是老师和学生最简单、最有影响力、见效最快的成长方式;读书,更能让我们的家庭获得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人说:“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那么,刚开始组织活动,更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过说实在的,虽然身为老师,但对于儿童文学却知之甚少。于是,我翻阅教学大纲,通过网络查阅适合中高年级阅读的书目;同时向其他老师请教,还私下与班中的几个读书爱好者交流,观察他们的阅读所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结合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阅读基础,还根据中高年级同学年龄的差异,文字的浅显给予不同的读物。否则有的孩子对阅读会感到十分困难,继而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我给中年级孩子推荐“小说类”读物,这些书非常适合中年级孩子阅读,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稻草人》等,这类书同学们都非常喜欢。
师生共读可以给学生一种榜样的力量,用教师阅读的兴趣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书海之中,感悟语言及生活。师生共读一本书,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师生拥有更多更广的共同语言;师生共读,可以使教师变得更为充实与睿智,会让学生不断成就美好品格,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如:在阅读《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时,我都先范读故事的一部分,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地听我读,让孩子阅读图书的同时有发表他们的心得和感受。在阅读《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时,我利用每天晨诵课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来读,我先阅读文本,然后根据文本设疑,比如:你喜欢故事哪一段情节,哪一个人物,故事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老师能给予孩子说的机会,他们的阅读兴趣将大大提高。有时则分自然段让学生读,我则在旁边做个有心人,愉快地倾听,对他们朗读比较好的并加以鼓励、赞扬,有时只是淡淡得微笑,这些都让孩子们觉得老师成了他们的读书伙伴、忠实的听者。我也根据不同的片段要求学生然后划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在下次阅读时共同交流,长此下去孩子说的能力会有明显提高。
“师生共读”就是“与好书交友。”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学生乐读;指导阅读方法,使他们会读;养成读书好习惯,提高读书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