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瑞睁开眼睛,看到家里这么多人围着他,他一下子坐起来。
林子瑞:“娘,我怎么了?你们这些人围着我干什么?”
林母流着泪说:“孩子,你一进门就晕倒了,把我们都吓坏了呀。”
林子瑞:“娘,我没事,你们都不用担心。”
黑子:“子瑞,快说说那道长请来了吗?”
林子瑞:“那道长没来”。
黑子急了:“子瑞,你遭这么大的罪,岂不是白跑一趟了?”
林子瑞:“黑子,别急,我没有白去,听我慢慢说。”
黑子:“子瑞,有你这么说话大喘气的吗?你想急死人啊。”
林子瑞:“黑子,别着急嘛,让我喘口气再说。”
黑子:“好,好,好!你慢慢说吧。”
林子瑞:“道长虽然没请来,他给我一个药方,方子上有一味稀世之药…”
黑子:“子瑞,既是稀世之药,我们哪能找得到啊,说了等于没说。”
林子瑞:“黑子,找不到我能说吗?”
黑子惊喜:“这么说那药方上的药都找到了?”
林子瑞:“都找到了!”
黑子激动的眼泪流出来:“太好了…”
林子瑞立即站起身要去煎药。
青青:“子瑞哥哥,什么样的稀罕之药啊,我看看行吗?”
林子瑞:“好,咱都看看。这药是还魂散,这个就是稀世之药幽灵花。这两种药煎汤给我爹服下 ,他就能醒过来了。”
林母:“子瑞,你太累了,娘去煎药吧。”
林子瑞:“娘,我不累,还是我去煎药吧。我要快点煎好药给爹服下, 看着爹爹醒过来。”
林子瑞煎好了药汁儿,用小勺一点一点给老林喂下。大家都围在老林身边,目不转睛的盯着他,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林子瑞轻轻拉着父亲的手,不停呼唤着,用力磨搓着他的掌心,希望父亲快点醒过来。
子涵也没了睡意,拉着父亲的手,学着哥哥的样子。
青青有些倦意,倚在哥哥身上打瞌睡。
凌飞和哑巴叔叔表情凝重的一直盯着老林的脸。
黑子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老林的脸,他的眼睛瞪得发光,仿佛要滴出血来。
林母默默地站在林子瑞身边,或许是担心林子瑞会随时倒下去。
大家默默的等待着,期待着奇迹早点发生。
众人不知等了多久,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突然,老林的手指似乎动了一下。林子瑞惊喜的捧着老林的手,口中喊着:“娘,娘,你们看,你们看!我爹的手指动了!!”
林子瑞:“爹,爹…你醒了是吧?你睁开眼睛看看我们,爹…”
又过了好一会儿,老林缓缓睁开了眼睛。
大家惊呼:“醒了,醒了!”
子涵高兴得拍着小手跳起来:“我爹活了!我的爹活了…”
哑巴叔叔兴奋的手舞足蹈。
老林的目光慢慢地扫过每个人的脸,看着看着,两行泪水滚滚而下。
林子瑞转身去端来半碗水,用小勺喂父亲喝下。
老林缓缓开口,声若蚊蝇:“哦…我…这是…睡了…多…久了?”
林母:“他爹,你已经睡了好多天了”。
老林盯着林子瑞看:“这…脸是…怎么了?”
林子瑞:“爹,是我不小心摔到了,不碍事的”。
老林挣扎着想坐起来,凌飞和黑子轻轻按住,让他重新躺好。
凌飞:“叔叔,您不要急着起来,你躺了这么多天,身体太虚弱了,需要好好调养的“。
老林望着凌飞:“你是?我怎么不认得你?是我脑子出问题了吗?”
凌飞:“叔叔,您以前没见过我,当然不认得啦,我是子瑞的大哥,不久前刚认识的。”
老林:“好,好孩子…”
老林又挨个人看了一遍,含着泪说:“你们辛苦了,对不住啊…”
黑子:“叔叔,您别多想,醒来了就是最好的!安心把身体养好才是最重要的。”
凌飞:“是啊叔叔,黑子兄弟说的对,您只管调养身体,什么事情都不要多想。”
青青:“叔叔,你好好休养身体,估计现在快天亮了,不打扰您休息了,我们先回去吧。”
老林:“好,你们慢走,唉,都怪我耽误你们休息了…”
凌飞黑子等人一一告辞,林母和林子瑞把他们送到大门外。
太阳刚刚升起时,朝霞染红了半边天空。 林母匆匆去开大门,大门打开的那一刻,林母惊呆了。
门外站着好多人, 都是本村或邻村的乡亲们,他们听说老林醒过来了,有的相信,有的怀疑,大多是真心来祝贺的。
林母把这些人请到屋里,他们看到老林后,都震惊不已。
有人说:“老林,你的命真大,真是捡回来一条命,可喜可贺啊。”
有人开玩笑说:“没什么奇怪的,是阎王爷不喜欢他,给送回来了。”
有人说:“你们都瞎扯什么,是老林呀生了个好儿子,他的命是儿子给抢回来的。”
有人不相信地问:“真的假的呀?”
那人说:“千真万确,是老林的儿子寻来灵药,才把老林给救活的,这孩子了不起呀。”
众人七嘴八舌:“别看这孩子小小年纪,真是有胆识,有魄力,更有孝心呀…”
老林挣扎着坐起来,和这些人打招呼。林母和林子瑞招呼着众人落座。
来探望老林的乡亲们渐渐散去,青青走了进来。
林母:“青青来了,快,里边坐,你叔叔倒下的这段日子,让你跟着受累了…”
青青:“婶婶,您这说哪去了,咱们乡里乡亲的住着,帮忙都是应该的。”
林母:“你这闺女呀,小嘴真巧,真会说话。”
青青:“婶婶不要夸我了,人家都不好意思了…”
林母:“哟,这小丫头还害羞了…哈哈…”
青青撒娇道:“婶婶…”
林母:“好,好,婶婶不说了“。
青青:“婶婶,只顾着跟您说话了,差点忘了,我娘让我拿来几个鸡蛋,给叔叔和子瑞哥哥补补身体。”
青青边说着,把小篮子递给了林母。
林母:“闺女,你娘就是想的周到,这鸡蛋呀,你们舍不得吃, 都拿这儿来了,唉,怎么好意思的哟”。
青青:“婶婶,瞧您这话说的,又见外了不是。”
林母:“好,好,不说了,你们这恩情呀,我都记在心里了,有情后补吧”。
青青:“婶婶说啥呢,什么补不补的。”
林母:“唉,这真是一家有难,百家不安呀,我家摊上这事儿,多少人跟着操心费力,这人情债呀,算是还不完喽。”
林母和青青正说着话,一个男孩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