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不怎么上班,被派往路口执勤,原因是中央检查组要来我们的城市进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考核。于是我就和同事们穿着红马甲,每天早晚跟十字口的交通岗报到。在这么一个人烟稀少的路口进行文明交通劝导,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来几个行人,那样我挥舞的杏黄旗还能有个观众。
穿着红马甲站在路口受冻的时候,我开始无聊的去记经过汽车牌号,分辨去往不同方向的不同品牌的不同型号。记了几辆才知道,信息量太大了,我这单线程的脑子根本处理不了如此多的数据,再看下去就死机了。
没有人来接受我的指挥,大脑还是得想点什么,因为不分神就会被这夹着雨水的罡风冻住。
我就这么知道了路口的直行绿灯亮45秒,左转绿灯持续三十秒,因为位置偏僻,往往路口都空了,绿灯还在寂寞地等着车;南北方向那条路较窄,因为斑马线只有20条,而东西方向要多些,有30条;建业壹号城邦小区里距我最近的那栋楼有31层——但这个数字后来被住在这个小区的朋友否定了:我们小区的楼层不是28层就是32层,根本不会有31——好吧,我的脑子真的被冻坏了。
数数多了容易使人犯困,于是我决定把思维切换到前几天风信同学看的那部港剧《致命复活》。讲一个公司创始人遭到绑架,流落在一座荒岛,十年后归来,发现老婆改嫁了、公司也没了,自己更是因为十年杳无音讯而被“死亡”。
仔细想想,社会(或者说是法律)对我们的认知,可不就是一堆数字(还是数字)吗?
身份证号、社保账号、银行卡号、户口本上的人号、公积金账号、工作证号、驾驶证号、车牌号。甚至在不常见面的亲朋好友看来,他们认识的我,也不过只是QQ号、微信号、微博号、手机号、支付宝账号。
那会不会有一天我人还活着,但这一堆数字全都丢了,那我在法律上和朋友们眼里是不是就消失了呢?如果有黑客或者仅仅是一段人工智能代码,掌握了我这所有的数字,是不是就可以把我替换掉,作为另一个“我”,继续生存在这数字的世界呢?
再仔细想,我的初中同学微信群、高中同学群、高中复读班群、大学同学群、同事群以及各种业务群,里面的每个人都会是真实的吗?会不会有一个大数据运算程序,在模仿一个人的语气、语音,在那里插科打诨?
哈哈,好可怕!
这么看来,朋友们,我们现在只算是活在能够见面的亲朋好友的世界里,再远一些,就会幻化做一串数字,只能靠网络社交媒体刷存在感了。
所以,没事多参加些线下的活动,跟大家见见面唱唱歌喝喝酒吹吹牛逼——至少证明一下,那一串数字背后的你,还真实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