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女人,总逃不过“结婚生子,在家带娃”的命运,不管学历再高、工作再好,一旦年岁渐长还没有结婚生子,左右邻居同事总会有探究的目光在你身上扫过,仿佛不结婚是有什么难以见人的原因,甚至父母也会不住的关心甚至逼婚,只要还没结婚,相亲就会变成比工作赚钱还重要的事。
结了婚,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过来人迫不及待的跟你表示“早点生孩子吧!早生早好!”至于好在什么地方?好像除了年轻好恢复一些,早一点再出去工作赚钱外,她们也并没有更好的理由了。
在并没有经过清楚的分析思考过婚姻和家庭意义的情况下,我也半是懵懂半是随波逐流,赶鸭子上架的结了婚有了娃。
怀孕的时候,别人总说生下来就好了,等真的生孩子了,日夜颠倒熬煎,生活里塞满了屎尿奶的味道,就是从这一刻后,放佛一下成熟了似得,以前不能吃的苦,现在全能抗起来了,以前最欠缺耐心,孩子的一声哭啼瞬间就不挣扎了,以前一副精致俏佳人的模样,生娃以后再不复见了。
但其实最大的难题,最不愿他人知的隐秘,是失去收入后的自尊和自由。
生活的支出最大项全是孩子的,孩子的四季衣服,孩子的奶粉,孩子的纸尿裤,孩子头疼脑热的医药费。生活一应花销全都手掌朝上,想买一个水晶卡子取悦下自己,也得先仔细算算这个月水电煤菜米面支出了多少,算到最后还是算了。
而面对自己日渐憔悴的面庞,逐渐显露的皱纹,想买一套保养品时却又想到老公一个人辛苦支撑家庭,再等等买也行吧。
没想到曾经花钱随性的自己,在有娃了以后第一次体会到了贫贱夫妻。
于是总想着什么工作在家带娃也能做。网上搜索了一堆,有做微商的,有做客服的,多数是骗人的,套你点加盟费,卖不卖出去看你本事,关键是即时回复这一点,有个超粘人娃的臣妾真的做不到。
然后又想着早点出去工作好了,像大部分人那样,把孩子给爷爷奶奶带,自己出去上班,每个月就有几千块的收入了。
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应该可行吧。直到后来出门溜娃的经历完全打消了我这个念头。
我家孩子一岁两个月会说话,不是太早,但是会说话以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每天唧唧喳喳的会不会都要说,吃了什么要说玩了什么要说,见了什么也要说一说,不知道的得不到答案就会一直问那是什么?小小一个人两岁不到就知道表达开心难过。而小区里其他老人带的同岁的孩子,每天被小车推着往小广场上一放,爷爷奶奶和别人聊着天,小孩就傻傻的坐着,也不动也不说话,十月还不算冷的天早早的就裹上棉衣棉裤,有活泼一点的就到处攀爬奔跑,老人就在后面气喘吁吁的追赶。
那一段时间很纠结,日里夜里都在想,自己出去上班 把孩子丢给老人照看对不对?我自己就是姥姥姥爷带大的,吃穿不缺挺好的,可是 心里也一直空了一块,那是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爸爸把我自己做的小台历给扔了,说我做的什么东西,我委屈难过。妈妈也从没有教导过和朋友怎么相处,我以为满足别人的愿望我们就是朋友,于是我成了滥好人很多年而痛苦而不自知。
我自己经历过的难过痛苦,难道要我的孩子再来一遍吗?
每天在孩子醒来前偷偷离开,在孩子睡着后才踏夜归来,那我生孩子的意义何在呢?是要她和我过一样的人生吗?稀里糊涂被推着向前,好好学习不要早恋,大学毕业就催婚催生,然后生了孩子再重复她的一生?
看着街上庸庸碌碌的人群,我下定决心,我要陪伴她但不桎梏她,在她成长的时候我也要向前跑。我可不希望几年后我是孩子作文里那个什么都不会的邋遢女人。
吸引力法则说,当你强烈的渴望一种东西时,它会被你吸引而来。
当帅小冰读书变现课程出现的时候,我眼前一亮,这就是新生活的希望啊!
工作时间随意,多劳多得,多重创收。工作地点自由,可白天撸娃晚上写作不用打卡点名。而我正好爱读书,又正好有那么一小段时间拿稿费当零花的经历,这件事简直棒到没朋友!
一个月,4周,30天。颠覆性的阅读速度提升,高效的阅读方法,写作初心,6要点轮盘,以及最终的产品课程头脑风暴,一条职业撰稿人到产品经理的路已经铺就,只等你用丰富的阅读量,勤勉的输出来武装自己。
在课程结束的20天里,已经读完 5本书了,这在过去是一年的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读书,明智,视野更加开阔,对婚姻和育儿都更清晰理性,也更有底气去经营好以后的人生,而这只是开始。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
读书变现还有一些路要走,但路并不长也不坎坷,只要你开始走!
感恩遇见读书变现课程,也感谢自己从买菜钱中挤出一些学习了课程,愿你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