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数据(1995年)
数据来源:中科院
分辨率:1KM
范围:全国
年份:1995年
注:使用时请注明来源中科院
image.png
土壤侵蚀是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自然营力作用下或人类活动的作用下被剥蚀、破坏、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在中国,土壤侵蚀有时作为水土洗失的同义语。根据外营力的种类,可将土壤侵蚀划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淋溶侵蚀、山洪侵蚀、泥石流侵蚀及土壤坍陷等。
侵蚀类型主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侵蚀外营力类型与性质来划分,如水力、风力、冻融等;在此基础上依照影响侵蚀强度的土壤侵蚀因子进行判别,构成土壤侵蚀类型及其强度的组合分类系统,采用二位数编码(表1)。
image.png
水力侵蚀:指以地表水为主要侵蚀营力的土壤侵蚀类型。在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作用下,土壤、土体或其它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不同的侵蚀形态,进一步分为溅蚀、片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等。
风力侵蚀:指以风为主要侵蚀营力的土壤侵蚀类型。包括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或岩石碎屑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由于风速和地表组成物质的大小及质量不同,风力对土、沙、石粒的吹移搬运出现扬失、跃移和滚动三种运动形式。
冻融侵蚀:在高寒区由于寒冻和热融作用交替进行,使地表土体和松散物质发生蠕动、滑塌和泥流等现象,这些由于地表温度变化而冻融交替所产生的土壤侵蚀过程即冻融侵蚀。
在这里,需要上述数据的朋友,或者需要探讨GIS技术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3S技术 ,****在后台给我留言。